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

作者:李大健




  摘要:高校隐性课程由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构成i’具有熏陶感染、激励导向、益智健体和审美体验等功能;高校应从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来加强隐性课程建设。
  关键词:高校;隐性课程;构成与功能;建设
  
  隐性课程是指不公开教育目的,让受教育者在“非压力环境”中逐渐感知事理,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美好品德的一类课程。高校隐性课程主要由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构成。隐性课程具有熏陶感染、激励导向、益智健体、审美体验等四大主要功能。它以一种长期的、间接的、暗示性的、无意识的方式影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高校隐性课程育人的总的要求应该是,设法使教育过程自然化和情境化。所谓自然化和情境化,即是要求高校德育的信息输出,应融于高校的一切活动之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从学习、社会实践甚至娱乐,对物质环境、精神生活甚至人文氛围,在看似自然的表面下则昭示着教育的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及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地去实现教育的目的。
  
  一、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优化,主要指对校园内可见可触的客观存在物,如高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建筑物的布局及造型与色彩、教学设施的配备、卫生管理与秩序、花草树木、雕塑、牌匾、壁挂、图书资料、校园网络等进行改造和完善,以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主体有目的活动的产物,是自然环境人化的结果。其构造和设计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心理倾向、思维方式、自我意识作用于物质文化环境的结果。因此,高校物质环境建设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实际用途,而且它传递着文化的信息。好的物质环境建设是一种艺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熏陶。高校的物质环境建设是教育理念的一种物化。欧洲古老大学建筑的厚重,显示了昔日文化精英的执着、典雅。中国书院建筑的幽深,展示了封建士人的桀骜、真朴。莘莘学子从一座座记录着传统、熔铸着文化的建筑物中得到某种暗示、受到某种启迪。因而,今天高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考虑其文化内涵。恢宏、开阔、向上、进取等应成为重点考虑的美学特征。同时,亦须考虑增添其崇高、肃穆的权威感,亦可在主体建筑上适当附加建筑物(如人物塑像、屋顶局部装饰物、标志性景物等)来凸现其学术领地的特征。此外,高校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还应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地域、经济等元素相结合,努力营造出绿色生态型、地域文化型、素质教育型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体系。二是要体现其人文精神。值得强调的是,建筑是高校校园生态环境极重要的因子,在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中应予高度重视。高校的标志性建筑既要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手段来体现科学对自然的胜利之主题,又要设法体现在高科技时代,人对其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如用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显示新技术的力量和气派的同时,也可用常青藤、爬山虎之类的植物显示人类对自身命运的严肃思考和深层反思。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走廊、教室、活动室等物质文化环境的优化问题,高校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水平布置走廊、教室、活动室。各种设施的摆放,墙壁上的标语、名人画像、格言、警句、板报、宣传窗等物质方面都要精心安排,要在“整”、“洁”、“静”、“雅”四个字上下功夫,使之科学、协调、美观。以利于消除疲劳、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审美情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学生长期在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中生活、学习,自然要受到“润物无声”的感染和影响。
  总之,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一个漂亮的、现代化的校园,而应该是在建设或改造的过程中,找到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充分体现和展示校园物质文化特有的育人作用。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构造和设计应包含育人因素,融入引人入胜的教育符号,体现和反映人的价值目标和审美取向,使校园物质环境富有灵气,让校园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发挥育人功能,使校园真正弊绝风清,成为教育的圣地,艺术的殿堂。让师生理解、领悟、认同、内化物质环境之中所隐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等文化因素,形成对物质文化环境正确的态度。理想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应直接反映高校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应既是教学科研的活动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游乐风景点;既可以陶冶性情,又有美的享受。整个校园应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应同时是富于教育意义的课堂、不闭幕的文化艺术展览。
  
  二、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优化,主要指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激励先进、加强校内舆论和校风建设等。当前,高校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用其引领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理念、理论、内容、目标、方法等多个层面的创新。努力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高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地向大学生昭示提倡什么、支持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要创造一种新型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道德观、交际观、行为方式、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增强学生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只有扶正祛邪,扬善抑恶,才能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下,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高校一是要精心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如新生节、演讲赛、辩论会、专题研讨会、名著导读、时事评述、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向学生隐蔽而有效地传递社会主导价值观和正确的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融合到学生思想中去,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提高他们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去正确审视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二是要加强优良学风、班风和校风建设。应设法在学生中营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团结友爱、遵章守纪、勤奋学习、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质疑、探索的学习风格,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三是要创设平等、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应科学理顺学校的各种人际交流沟通渠道,使人际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增强人际吸引力和群体凝聚力,形成良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