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作者:顾玉林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教育组织机构,其质量管理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在目标机制、主体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必须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特征,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保障和提高独立学院教育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普通高校,虽然出现的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供求矛盾。但由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比较短,还处于初办阶段,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探索和实践,其中,如何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一、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标准的制订
  
  科学准确的办学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和前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独立学院一般都将其定位为立足地方,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型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培养的本科层次的人才,应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高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学习适应性,而比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确定合适的教学质量标准,在构建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作用。一般来说,教学质量是指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即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达到某一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程度。这里的“既定人才培养目标”指的就是教学质量标准。由此可见,教学质量标准的缺失或不健全会导致无法评判教学质量的高低,更会制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质量保证始于质量标准的制订,质量监控也必须以合适的质量标准作为依据。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质量标准,是构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关键。
  
  二、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征
  
  高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由涉及教学质量监控的各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和环节所组成的整体。一般来说,主要由目标机制、主体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五个部分构成。独立学院是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目标机制上。独立学院是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尽管在文件上、口头上都声称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这一目标,加之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导致直接移植母体高校精英教育的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比较模糊。
  二是主体机制上。独立学院对于扩大教育资源、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政府的政策因素对独立学院的生存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也直接制约独立学院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即政府、社会和独立学院三个主体同时发挥作用。
  三是评估机制上。由于独立学院在教学资源上依赖母体高校,加之政府职能部门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评估还缺乏针对性,其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基本雷同于公办高校,忽视了独立学院的特殊性。
  四是激励机制上。独立学院由公办高校联合社会力量举办,完全不依靠政府财政性拨款,其经费来源完全依靠自身筹措,在教学质量建设上,缺乏足够有效的激励机制。国家把独立学院定性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并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对独立学院办学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但这毕竟不是强制性措施。所以,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建设在我国还严重缺乏激励机制。
  五是信息反馈机制上。由于独立学院在社会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加之独立学院收费较公办高校昂贵,社会大众对独立学院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此外,在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背景下,政府对独立学院的反馈意见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两方面给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建设带来信息反馈不畅或不准的问题,给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
  
  三、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的监控是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控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学质量的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是由多方面组成的,主要包括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两大方面。
  外部监控主要由独立学院之外的有关部门、组织和个人对独立学院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其中主要是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含家长)及母体高校等。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行为,促使独立学院依法办学,加强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对独立学院履行监督、管理和指导的职能。社会评价是另一种来自独立学院外部的社会各界对独立学院办学质量的评价,对独立学院的整个办学过程起着监督和影响的作用,是独立学院质量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独立学院的举办方即母体高校,则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承担着更为直接和重要的责任。教育部“8号文件”明确规定,母体高校“要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负责,并保证办学质量”,要“建立并完善独立学院教学水平的监测、评估体系”。然而,从近几年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来看,不少母体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自身就存在教学质量滑坡的现象,加之国家还未正式出台针对独立学院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因而这些母体高校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监控实际上是不到位的,与教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内部监控是独立学院组织实施的自我监控,是对教学过程各主要监控要素进行的适时、全程、全员监控,是一个既包括教学过程监控,也包括教学效果反馈控制的完整的闭环系统,其组织执行机构通常由独立学院、各教学学院(系)以及教研室三级组织构成。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监督机构是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和教务处,从整体上规划、决策、指挥、协调和执行教学质量的监控。各教学学院是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二级组织,对院(系)级教学工作和教师教学课程教学实施监控,并具体落实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关措施。院(系)教研室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通过组织学生和教师,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