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研究型大学教材建设相关问题思考

作者:段远源 冯婉玲

反映的知识点,可使用的素材,甚至为编写教材而开展学科相关研究工作。四是要就编排体例、图文色彩等借鉴现有共识的国内外精品教材,并有所创新。进而再去收集素材、编写教材。编写出初稿,还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修改,编者和参与讨论者都满意了,这样的书稿才可以交给出版社编辑出版。
  
  二、研究型大学教材应有的灵魂
  
  1 引导和支持教师的研究型教学
  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为基础,要以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课程教学中需要体现“研究型理念”,即教师要将教学定位在研究型教学上。而每个教师能否实施研究型教学,与他使用的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他使用的是一部知识陈旧、体系落后、缺少素材、只能照本宣科的教材,很难激发他研究型教学的意识和激情:即便他有这方面的意识,不适当的教材也会增加他实施研究型教学的难度,从而抑制他从事研究型教学的激情。因此,研究型大学教材的灵魂之一,就是相关教材要引导并支持教师从事研究型教学。
  客观地看,教材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教师的教学目标。一本教材要能引导教师从事研究型教学,在教材目标上,就应重视对学生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的培养。教材的知识表述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要能引导教师从事研究型教学。在知识表述方式上,就应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双向交流、互动启发,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在听讲中思考,在思考中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一本教材要能引导教师从事研究型教学,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就应明示教材的重点、难点、思路、方法,给出思考题与项目选练题目等。一本教材有了这些特点,就可能引导、支持、甚至迫使教师从事研究型教学。
  例如,清华大学有关教师编写的《代数与几何》教材,明确提出要“通过本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为今后学习现代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数学实验》教材提出要“培养利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仪器分析》教材提出要“重视分析基本方法原理,同时重视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综合造型基础》教材提出引导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动手、动脑与动心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实践”。《室内设计程序》教材提出训练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设计思维模式”。《混凝土结构》教材强调“建立工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论分析与工程概念相结合,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陶艺基础》教材强调“综合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技术于一体”。这些教材都引导了任课教师向研究型教学方向努力。同时,教材的知识表述方式和内容安排也支持了教师的研究型教学。
  
  2 引导学生乐于探索性学习
  教师讲、学生学,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因此,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的教学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中实现的,仅有教师的研究型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探索性学习的配合。在研究型大学,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学习多数是从第一堂课后阅读相关教材开始的,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教材也需要有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的灵魂。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索性学习,配合教师的研究型教学,二者融为一体,就可能形成研究型大学独有的教学特点与水平。
  一种教材要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首先要明确告诉学生本教材(及相应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明确告诉通过该教材(及课程),学生可以学到那些知识。有了这些,就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要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通过听课、自学能够基本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第三要通过适当的教材内容安排,明示教材的重点、难点、思路、思考题等,以及较强的可读性,去诱导学生去思考、探讨某些问题。第四要教给读者以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有能力去探索某些问题。第五要通过教材形式创新,诱发学生阅读教材的自觉性。
  不难想象,如果一本教材内容丰富、循序渐进、素材精彩、教给方法、形式多样、引人入胜,则其对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无疑是一种享受。例如,清华大学有关老师编写的《高等代数学》教材,强调“基础与现代科学贯通,角度现代,基础深厚,由浅入深,清晰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教材,以“保证基础、体系先进、联系实际、引导创新、分清层次、利于教学”为修订原则,紧扣教学基本要求;“立足基础,面向发展”,重新提炼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在讲清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尽量阐明电路产生的背景和构思方法;扩展部分,触类旁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械设计教程》教材强调“系统合理、精选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创新”。《国际关系分析》教材强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要有科学性”。《体验英语写作》教材强调“快乐写作、学术写作”。《合同法》(第三版)教材强调“权利意识、责任观念、时代精神,艺术性,注重方法论”。这些教材都既引导了学生探索性学习,同时又教给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方法。
  
  三、研究型大学教材建设与课程及队伍建设的关系
  
  高质量的教材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甚至是由教师的教案整理而成的,甚至不少教案往往是某些教材最为原始的版本。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教材建设,就需要与课程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就此而言,清华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其之相关实践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2007年,清华大学教师共编写教材2436种,其中2003~2006年1007种。承担国家级普通高教“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350项,部委“十一五”规划教材30项,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119项。自2001年以来,获市级以上各类优秀教材奖项(含教学成果奖、精品教材)262项。2001、2004、2008年三次全校评出优秀教材234种。总体上看,这些教材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清华研究型大学教材建设的主要经验。
  
  1 教材建设要与课程建设同步进行
  如前所述,高质量的教材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秀的教材都是适应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要求编写的,要紧跟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教材也是为学科发展服务的,在本学科发展的关键时刻,高水平的任课教师或教学团队都会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及主要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同时及时将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融入到教学和教材之中,使教材的知识体系、主要内容、教学理念、方法论等与时俱进。随着人类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人类所掌握的知识量的增加,大学的学科也会细分,甚至产生大量新的学科,这又会引发开设新课程、编写新教材的需要。因此,教材建设必须与课程同步进行。
  多年来,清华大学的教材建设一直与课程建设同步进行,学校通过相关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1986年开始进行一类课程(重点课程)建设,对这些课程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必须有能反映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的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