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化难为易 深入浅出

作者:程金华




  [摘 要] 针对目前职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现状,以及现行专业理论教材知识体系的特点,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使抽象化的问题具体化,使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简单化,类比法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专业理论课 类比法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时普遍感到比较吃力。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要点,不少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可谓绞尽脑汁、精心准备,没少下工夫;课堂上每每遇到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时,我们的教师总是按其详实的教案反复讲解,使出浑身解数,力图让学生理解、掌握,但受效甚微。究其专业理论课难教、难学的原因,我想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知识掌握不够牢靠;二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学生的知识脱节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些均给我们的专业课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即所谓既难教又难学。
  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及现行教材知识体系的特点,作为教师怎样才能使抽象化的问题具体化,使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简单化,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这也是我们每个专业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事职高二年级的《电机与拖动基础》学科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遇有教学难点时,总是通过“打比方”(类比法)的方法来处理教材,力图在学生求知的最近发展区,寻找新知与旧知的最佳结合点,讲授过程中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使得专业理论课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类比法——许多教师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都曾使用过,但怎样才能使类比恰当,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具体教学情况,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案例一]在讲析《电机与拖动基础》学科中 “变压器的外特性”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变压器的输出电压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很不理解。其原因是变压器原副绕组存在漏阻抗,而漏阻抗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变压器外特性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变压器类比作一个直流电源,把它的漏阻抗类比成直流电源的内电阻,如图:
  
  图中直流电源电动势相当于变压器二次绕组的感应电动势,而直流电源两端电压就相当于变压器二次侧端电压。经过这种类比,我们可以把变压器二次侧端电压随负载变化的这一复杂而抽象的问题,简化为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而对于这样的简单直流电路,差不多所有学生都能知道当R变化时,电源的端电压也随之发生变化。
  [ 案例二]《电机与拖动基础》教材在分析三相变压器的并联运行三个条件时,其中当变比和连接组别不能满足时,会产生环形电流,教材在分析产生环形电流的原因时,使用的是数学运算和矢量合成的方法,学生较难理解;我结合这部分内容采用类比法作了如下处理,如图:
  
  图中E1和E2分别类比为两台并联运行的变压器输出电动势,r1和r2作为电源的内阻,分别类比为两台变压器的漏阻抗,R为变压器的负载,变压器的变比不等,其它条件满足时,相当于E1和E2的电动势大小不等,而连接组别不同,其它条件满足时,E1和E2虽然大小相等,但其初相不等,在同一时刻,E1和E2还是不等,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电路当E1和E2不等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我们不难分析。
  以上两则教学案例均采用了类比教学法,具体教学实践中收效甚佳。类比法教学可以使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而具体,学生接受时感受性较强、易于掌握。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案例,类比恰当,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该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类比法应突出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
  首先,类比应准确。教师在课堂上就某一问题进行类比时,其案例内容应在备课时有所准备而不能来源于课堂上的即兴发挥,这样类比才能准确、具有说服力,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防止因我们的类比不当而误导学生。上例中的类比,所列变压器和直流电源的所有参数都是一一对应的,线路图的出现使得教学更为直观,让学生借助于对直流电源的理解,迁移到对变压器外特性的理解上来。
  其次,找准新旧知识结合点。我们所类比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熟悉而掌握的知识,要贴近生活常识。类比法的核心应该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如果我们达不到这一目的就有可能会使我们的学生对后面的问题理解更加糊涂。上例中由于学生对简单直流电路已经掌握,教师进行如上类比后,学生便有了较好的收获。
  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当人与人之间就某一问题交流发生困难时,打比方是我们常用的方法;类比法教学能够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便是我们教师的教学艺术之一。因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的教师应努力成为这方面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