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试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作者:李巫熙




  [摘 要]借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职院校德育迎接挑战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应从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奠基性功能、预防性功能、导向性功能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由于目前人们的观念等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依然多数是考普通大学无望的学生,这就使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相对较差。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依然重复过去的德育方式显然已不适应当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因此,德育借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职院校德育在是新形势下工作的新的亮点。
  
  一、发挥心理健康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心理与品德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就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当前,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纷繁复杂的心理、思想情况,如果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德育功能,那么,二者就能够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品德问题只是心理问题的外显,心理问题才是根源,心理问题对品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品德结构的各个方面影响上。品德结构是学生品德的决定性因素。品德心理主要包括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认知结构变量。认知结构变量实际上就是富有个人特色的认知结构,共有三个因素,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因素中看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品德认识的。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被有意义学习所利用。这个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对于品德认知至关重要,其次,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系统的可辨别的程度如何。最后,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怎样。如果这种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不稳定而且模糊不清,那么,它不仅不能为学习提供适当的关系和有力的固定点,而且还会影响新的观念与原有观念的可辨程度,对于有偏见,多疑,敏感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常会因此而影响其品德认识的形成。由此可见心理问题对品德的心理结构的影响。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借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职院校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如何发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1.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奠基性功能。培养学生自我的心理调适能力,维护其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达到培养其良好品德的目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的奠基性德育功能。塑造健康人格也是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使命,但健康人格的基础是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是健康人格的基石。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奠基性德育功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奠基性功能还表现在其可以为德育提供较准确的信息,如通过心理咨询中常见的测试、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于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除此以外,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奠基性功能又表现在为德育提供了方法上的基础。传统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做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2.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功能。对于那些由于心理问题导致品德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会很自然的发挥其预防品德问题产生的作用。
  3.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性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具有导向作用,例如,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方法、步骤就可以成为德育的方法与步骤,在说服教育中如果运用心理咨询的一些技术,就可以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4.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性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性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对学生心理的调节和指导,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品德的发展。
  5.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调节性功能。有些学生由于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对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不会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这时,心理健康教育的调节性功能就显出了其独特的价值所在:如果采取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如宣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方法,就会把学生的心理、思想调整到与品德教育相适应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曾刊新.道德心理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鲁洁、王逢贤. 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