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掌握心理发展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沈一玫




  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按规律办事的,教学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健康成长、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己语文教学的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融洽课堂气氛
  
  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而且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爱”在其中所起的“润滑剂”的作用。有个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爱那个人而连带地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鸟雀。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喜爱跟他有关系的事物。师爱生,生爱师,学生往往因爱某个教师而爱上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一旦学生对某一教师失去了感情,就很难引导学生对其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思维、理解、记忆、想象等一切认识机能,就会受到阻抑,过去一直认为,老师能叫学生老老实实地坐在课堂上听讲,或者教室里“鸦雀无声”,就认为这个老师“威信高”“课堂纪律好”。殊不知,这种“威信”常常是以训斥和惩罚作为后盾的。老师上课板着脸,学生毫无表情,双方都把教学当成一种枯燥的、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样,怎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功课产生兴趣呢?作为课堂教学,应有比较活跃的气氛,也可以有游戏性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而不要把课堂教学搞得单调乏味,使学生昏昏欲睡。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学生情绪高涨,智力振奋,使学生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快乐。正如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堂上得有趣呢?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可是,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如果缺乏师生情感交流和课堂气氛的融洽是不可能的。
  
  二、设计适当教学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他们当时就能独立完成所提出的学习任务。第二个水平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在这个水平上,学生的某些能力是潜在的,他们的一些思维过程已经形成,刚刚开始成熟。此时,他们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在集体的协作中,他们通过学习经过一番主观努力,就能完成任务。这样,第二个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就转变为第一个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他们的智力就提高了一步。因此,作为教学不应该原地踏步,而应当依靠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过程创造“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努力去思考,在智力的阶梯上提高一级。因此设计适当的教学难度,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教学活动的实践充分证明,学生往往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的问题,自己愿意去想一想或做一做,一旦他们想出或做对的时候,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反之教学内容太易和太难,则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显著下降。
  
  三、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教学中的科学性,就是必须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办事,即必须根据教材的基本结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施教。而教学的艺术性,指的是要把教学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努力做到有趣、有味、有奇。注重教学活动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兼顾教学方法的新颖性,把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有趣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启发引导学生,获得自我感奋力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在教学中,常听—些学生说“我不会”“学习太难”“怎么也没有兴趣”。实际上,是他们基础太差,感到学无所得。有效的办法,一是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多阅读课外书籍,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同时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从而取得好成绩,赢得荣誉。这样他们会获得愉快感和自豪感。逐步感到自己的进步,渐渐消除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积极的感奋力量,逐步提高学习的热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学生的成绩才会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才会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