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如何学好机械制图课程

作者:李海明 谭利国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由于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低,对机械零件没有感性认识,缺乏空间想力,没有立体几何基础知识,甚至连平面几何掌握的也不牢固,给《机械制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所以,怎样学好这门课程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难题。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学好《机械制图》,关键在于认知、掌握好基本形体及其截割知识。实际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教学效果明显。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充分展开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在讲授三视图的形成时,我以教室为载体,将物体放置在教室中,向前投影在黑板面上,得到主视图,向下投影在地板上,得到俯视图,而自左向右投影在右手墙面上,则得到左视图。这样,同学们在教室里绘图时,就能够自然地将三投影面体系形成在脑海里,绘制在图面上,理解及应用三视图的时候也就不再枯燥抽象了。同时,还可以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体应用到课堂中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笔者在讲授1/4圆球的三视图时,许多学生无法想象出它的形状。这时,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馒头作为例子:馒头是一个不算十分规则的半球,同学们自然都非常熟悉,把馒头自中间一分为二,就是我们需要的1/4圆球了。这样的例子,生动而有趣,学生很容易接受。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跨入机械制图的门槛,甚至主动把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中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将创新机制引入教学实践中,不沿用已有的教学模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形体及其截割这一部分内容上来。教学时间上适当放宽,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启发式教学,利用语言教具、模型、挂图、教学软件等手段,启发学生将空间物体转换到三投影面体系中,进而画出三视图。除此之外,还可让学生准备好橡皮泥、萝卜等材料,让学生自制模型,进行切割,观察后动手画图,增强感性认识,既动脑又动手,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以上直观教学方法只能起到“拐杖”作用,随着学习进程的进展,应当逐渐控制使用直观教具,而将重点放在由平面图形向空间立体形状的转化上,直观模型仅仅起一个检验作用而已。
  这一训练阶段主要是基本几何体的截割和组合体的画、看图过程。在看图或画图后,物体的形状在头脑中早已想象出来,自己动手制作或直接拿到模型,都可以检验是否与想象的一致。如果对照后发现不同,又可以检查是哪个阶段出现了问题。一题多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基本几何体掌握后,学生就可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养成基本的看图习惯,对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除采用语言教具、模型、挂图、教学软件等教学方法外,也可让学生接触实物,提前到机加工车间参观一些机械零件及其具体加工过程,形成感性认识,奠定学习的基础,降低问题的难度。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作业训练,养成严谨的绘图习惯。
  在基本几何体的学习中,学生必须进行多种形式的作业训练,方能养成正确的绘图习惯。对学生严格要求,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机械制图作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生产实际和技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图,才不会影响图样的通用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国家标准的重要性;而且教师自己也以身作则,在板书图画时认真严格;指导学生作业时,重视图面质量,杜绝不规范作图。
  总之,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要紧抓基本形体这一重点,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逐步提高绘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