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探析

作者:贾素华 高学民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对学校工作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思想是当代大学体育教育的方向。高校体育教育的主导目标,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具备“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以及为将来进行健身强体活动的手段方法和能力。
  
  (一)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教与学双方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迫学习状态下解脱出来,进入到积极宽松和谐的学习状态,形成双向互动。在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的导向下,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为宗旨,在教学中重视运动技术的实用性,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度过闲暇时光,学会在脑力疲劳身体困乏时应用已有知识平衡自身,调节身心。让学生注意体育行为规范和科学锻炼的态度与方法。
  
  (二)结合本院实际,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2006年9月,我们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对我校两年体育课的教学提出了大胆设想,将以往的体育课的模式改为选项课教学模式。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项目,自主选择考试项目。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中,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师专项能力,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整个课堂教学要求和期末考核评定方法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兴趣,掌握知识技能的要求,体现了注重体育能力与方法的掌握以及重过程、轻结果的全民健身意识。
  将教学要求变为学生追求,体现了从兴趣到追求的过程,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融入自我的快乐中,追求运动享受,体验运动乐趣。打破原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制度,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将体育考核的压力转变为力所能及、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动力。
  
  (三)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探析
  
  1.从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需要出发。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社会对人类体质和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学习、健康工作、享受生活,是社会赋予人们的权利。大学体育教育也应从全体学生的体质和健康出发,通过体育课堂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体质和健康问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体育技能、知识,愉快地进行运动和娱乐,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发展改善自身素质和校园生活质量。因此,能否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追求体育知识、技能的提高,追求运动锻炼的乐趣,在身体上获得机能改善,体质增强的同时在心理上体验到愉悦感、成就感直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就是当今体育教学的目标所在。
  2.以构建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最新报告中,对“终身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新的诠释,具体到体育锻炼时间,就是人一生的时间。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一方面要强调终身体育能使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重视终身体育在塑造学生人格、发展个性以及提高创新能力和行为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愿望,培养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
  3.以造就全民健身运动人才为培养目标。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称得上合格人才。这是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培养目标。大学体育教育要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具有把体育运动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的能力,大学毕业后不仅习惯于自身锻炼,而且能引导帮助他人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4.通过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高校体育教育在调整培养目标、消除现有高校体育课程观念滞后的同时,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开放型”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逐渐将竞技、达标为主的体育教学转向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发展身心为目的,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充分体现身体教育的“身与心、情与志、苦与乐、得与失”的体育价值的教学方向。体育教学质量不仅要看体质达标、技能提高、知识掌握,还应顺应当今以综合素质为主导的发展趋势,加强体育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身体锻炼中的心理体验、愉悦感、成就感和个性发展等,强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智力和体力方面的发展,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生活与工作提供准备。
  5.通过体育教学改革实现四个目标。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高校体育教学要以实现以下四个基本目标为落脚点:①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知识,发现体育运动本身的价值和乐趣。②通过完成身体练习,塑造健康体魄,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态度,建立和谐而有效的人际关系能力。③通过体育教学,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④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6.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要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当做基础来抓。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强化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使教师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对新进入高校的教师要求必须既有高学历、高品质,又有高水平、高技能,有能力更要有创新。这样体育教学改革才能深入持久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扬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专体艺[2002]13号.
  [3]教育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