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
作者:奚重宣
[关键词]创新教育 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无论从人个体发展来看,还是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来看,创新教育的实施已是势在必行。而教育的主渠道——教学,理应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创新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应该在课堂,实施的主要形式应该在教学,实施内容应在课堂教学内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在此,笔者就自己一些粗浅的思考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依据创新教育思想确立课堂教学的质量目标
传统教学质量目标是以向学生讲授知识点的多少和学生掌握程度为评估依据的。所以,教师注重的是重难点分析确定、教案设计等。这些研究本身并没有错,但应以学生的主体特点作为研究的先决条件。创新教育的质量观是以课堂教学在多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为评估依据的,也就是要明确地告诉学生,知识的学习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是为学习者的多方面发展,开启学习者的智能,培养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服务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想法,所有伟大的发现,很明显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信息的能力,创造新的思想。一个新思想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所以,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甚至引以为经验的观念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启迪和培养学生的人格特征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
(二)实施教学民主,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是正确答案的化身和代表,课堂教学讲究纪律秩序,追求精确有致,常常是教师抑扬顿挫,学生正襟危坐,随着时间的逐步推进将教学“程序”精确打开。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而答案早已有之,师生问答只是一个过程,他们的思维活动被引进教师设计的一个个圈套,成为一种装饰和摆设。教师的陈词总是一节课的核心,教师话音刚落,下课铃声正好响起。这种有板有眼的课堂教学一度曾是我们的样板。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内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思维、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是以“今天你提了多少问题”这种西方式的教育思想来评判课堂教学质量。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敢于独立发表意见和想法,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评精神,这是教学民主的反映。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一切现有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都有改进的可能。一切知识除非经过自己确认的,其余都是可以怀疑的,真理是无绝对性的,不应盲从于教师、盲从于书本。
品德和民主是推进师生交流的前提。所以,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和思想观念上必须都要走下讲台,以学生的眼光看学生,以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而不能用成人的师者的观念、观点去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教师教学有趣,学生的学习才有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师才能催开学生创新思维的花蕾。所以说,教学民主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土壤。每一个教师都应注意不断地进行 “培土、浇水、施肥”,使创新教育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
创新教育就是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注意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者的并重,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建立一个开放的教学模式。
首先是教学向学生开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中心角色的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向教学的实际需要开放。教学计划的调整以及师生角色不断互换、活动内容的多样性选择等。总之,课堂教学的目的不能僵化,一切都应该满足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向学生和社会的生活实际开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能跳出教材,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启迪和发展智力、有利于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
最后是课堂教学过程和评价的开放。就是打破一些所谓的课堂教学法的常规,打破传统的质量评价观念。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分地讲究一些程式,没有把学生的动态因素考虑进去,我们不必为追求完美性而煞费苦心,应该留一些让学生回味的余地,只要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一节高质量的课,一堂成功的课。这就是教学过程和评价的开放。
(四)教师要在创新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
第一,在教学活动中,对教材独特而又合理的重新处理及教学中的新方法的使用,各种教改的尝试,新颖而又有趣的教具的使用,特别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运用,都能体现出教师的“创新”精神,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创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第二,教师要进行教改的尝试,让学生体会到:创造不是凭头脑空想,要靠身体力行才能做到。诸如教改中提出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尝试教育”等等。在教改尝试时,由于学生亲眼目睹,亲自参与其中,必然受教师的影响从而了解并掌握操作的全过程,进而为学生掌握创新方法打下基础。
第三,教师要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现给学生,这样,可以增强教师对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教育能力,提高教师威信。教师可以通过教改,摸索出具有创新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及其校外各种成果展示汇报中介绍推广自己的经验。被同行认可后,教师要把这样的认可及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和同学们共享,使教师成为学生在创新中模仿的对象。
创新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各国都把它作为提高民族竞争力和国力的基础问题来抓。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我国经济的增长要实现两个转变,而实现两个转变靠的是人力资源。教育是人力开发的手段,抓紧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使人才优势转变成财富优势,这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创新教育已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的创新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每一节课上。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更新知识,敢于创新,自觉地、努力地使自己具备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新世纪教师的称号,无愧于人民的重托!
参考文献:
[1]米夏埃尔·兰德曼(德).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4.
[2]郭文安.创新教育的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0,(1):17-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