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以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作者:杨秀娟 韩才新




  [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指出了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对发展中职教育的重大意义,阐述了走校企合作道路是发展中职教育、培养中等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数量与日俱增。高校扩招导致高等教育学生人数增多和质量下滑,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素质也相应下滑,从而使得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各校都在不断地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改革模式,却都未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践经验和多方的调研过程分析,都证明闭门造车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步履维艰了,只有敢于去创新,闯出一条新路,才能顺应信息时代的中职教育,其中向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发展是促进中职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传统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学生不会学,教师不会教。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很大程度沿袭了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虽然学校提倡教师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但都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原因是:①教学任务重,事务繁杂,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太少。据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周课时基本都超过15节,而且大多数教师还兼班主任工作,或兼行政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占据了教师的大量精力,因而很难有充足的时间用于教学研究。②教学经费紧缺,专业课教师下厂学习或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太少。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及支持,教育经费虽有了一定的保障,但对于学校来说也不是很充裕,也就很难提供给专业教师足够的下厂、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导致专业教师的知识面、眼界等受到限制,这样一来使得改革的想法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得到实施。因此,面对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很多传统的思想、方法还依然印在教育者的头脑中,在教学模式上与传统的模式不差上下,因此就导致了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学,教师也不知道怎么教的尴尬局面。
  2.学生实践少,动手能力差。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和学校硬件设施的影响,导致了这种状况。原因是:①教育者认为改革应该慢慢来,不应该跨度太大。在很多教师的思想意识上,都认为改革不能太盲目,不能步伐太快,否则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这一步走错了,会不会影响学校的生源,影响学校的前途和命运。他们还认为教学应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实际上,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理念还是偏重于理论教学,再加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实训教学的开展。②学校教学设施陈旧,学生数量急剧膨胀,给实验实训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因而很难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训,提高动手能力。
  3.教育教学观陈旧,行动导向教学落后。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知识经由学生的职业实践转化而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让学生自己通过职业实践(真实的实验、实训) 而获得。行动(action又译为“行为”、“活动”)导向式教学理论认为,人是主动、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能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馈。因此,教学不再是外部控制(如行为主义),而是一个人自我控制的过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的目标是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包括最为重要的关键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自我组织学习过程,学习多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师要留给学生尝试新的行动方式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在中职教育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设疑、启发、引导学生对某一职业实践过程、某一工作项目产生兴趣,鼓励学生自动探索、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然后运用最优方法去逐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测试评价,对不完善之处进行弥补、修改直到用户满意,交付使用。学生必须“行动”起来,教师的“导向”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而不能一厢情愿地、拔苗助长式地、超越学生行动环节、阶段地进行,否则就没有抓住“行动导向教学”的真谛。正是由于教育者对此理解深度不够,没有能够及时的转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才导致了目前不容乐观的境地。
  
  (二)突破传统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寻找新出路,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1.以校办工厂模式,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1)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工厂。对于一些投资少、适宜校内实训的专业,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譬如象机电类专业,可以聘请实训师傅和理论教师配合教学,建立钳工、车工、机床等实训设施配合日常的教学工作。对于一些投资较大且很难投资的项目,可以从厂家买来一些旧的机械设备,模拟工业现场,让学生进行模拟式的训练,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建立校内的盈利工厂。对一些强势的专业,可以借鉴一些企业化运营方式,把学生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勤工俭学,利用周末、晚上时间做一些产品,学校付给学生一定的报酬,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校创造一定的效益来补偿教育经费的不足。
  2.以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资金紧缺问题。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双赢,一举两得。这一点,在企业关于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统计结果中不难得到启示:
  
  统计表明,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和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地热情很高,值得注意。所以要广泛地和企业取得联系,签定详细周密的校企合作协议,采用“定单培养”、“联合办学”等模式把企业的资源引入到学校里,这样不仅减轻学校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减少学校的开支。
  (2)边学边教,激发师生共同学习的兴趣。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和企业要经常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教学需要和企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由理论或实训教师带队进行现场教学、现场管理、现场模拟、现场动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工作的性质,了解工厂的工作制度。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工厂的环境,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进行定位,同时还能让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样一来就能达到边教边学、师生共同学习的目的,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借此机会教师可以收集到一些在课本上无法得到的信息,经过对资料的整合、归类,编写一本真正适合中职学生教育教学的教材,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研究、修改,形成一套完整翔实的教学资料,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3)办校进厂,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乃至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纯粹的理论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把实践教学作为重点,才能够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通过操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学生才能把自己的精力释放出来。通过实验、实训、工厂教学等方式,学生才能够把自己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融入企业,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工厂不像学校,在学校里学生接触到的环境是很单纯的,而在工厂里学生接触到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通过和他们的交往、沟通,学生可以学习到社会上的各种交往礼仪,体验工厂的生活,感受工厂的环境,磨练意志,锻炼谋生本领,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养成吃苦耐劳、敬业等优良作风,从而使自己在以后的就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
  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大胆的迈出改革的步伐,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了所需要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另一方面企业也向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校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因此我们必须要“走校企合作之路,发展中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姚和芳.以评促改,优化学院内涵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2]崔德福.引入企业,办校进厂,产教一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3]许卫.校企合作发展高等教育[J].北京成人教育,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