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感受大师风范
作者:郭于海
(一)《进学解》的内容分析
《进学解》是唐宪宗元和八年韩愈刚由尚书省职方外郎降为国子博士时所作的一篇讽喻性散文。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段(从开始到“无患有司之不公”)是国子先生教诲学生的话,是正面勉励。先生阐述进业修德的经验,告诫学生:精力和心思要花在进业修德上,不要放在关注有司的“不明”和“不公”上。
第二段(从“言未既”到“而反教人为”)文章不是“顺接”,而是“逆接”,文势、文意急转。这一段借太学生的问难,全部否定了国子先生的论点,用的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学生围绕先生的中心推论(生逢盛世,制度健全,只要业精德纯,一定会被选拔、受重用)展开反驳。
第三段(从“先生曰”到文章结束)这部分先以工匠选材、医师用药比喻宰相用人;又举孟轲、荀卿的遭遇与自己比,用知足常乐宽慰自己,说自己不被重视、不被重用的问题不在有司,而在自己,所以不该有什么牢骚。但先生用的是曲笔和正话反说,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于有司的讥讽和不满。
《进学解》是韩愈写的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不平则鸣”的散文。由于有亲身经历作铺垫,有感而发,所以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有理。文章讽刺了“有司”昏庸、腐朽、无能;借自身的不幸遭遇,批判了选人用人制度的“不明”和“不公”;抒发了封建时代正直、有才华、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满腔激愤之情。
(二)《进学解》的艺术特色
1.精于构思,讽喻有术。师生二人表面上相互反诘,学生驳得好,先生答得妙,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其实师生共演双簧戏,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用诙谐的方式,异曲同工地借先生仕途坎坷,机智而巧妙地讽刺了当时执政者的“不公”和“不明”。开篇第一段明为训教,实则“竖靶”。师生双方争论的焦点是有司的“公”与“不公”,“明”与“不明”,该不该“患”(担心)有司的“不公”和“不明”。学生以先扬后抑、欲擒故纵的方法进行有力的反驳,借“业”、“行”标兵先生的不被重用、遭遇可悲,说明先生仕途坎坷,不是业不精、德未成、功不大、人不好,而是有司“不明”、有司“不公”造成的,表述中虽未直斥,但其意已隐含其中。学生的观点是十分鲜明的,有司的“不公”、“不明”客观存在,“不患”绝无道理。先生的回答,字面上看:第一,以工匠、医师为喻,说明宰相用人兼收并蓄,量才录用,暗示不存在“不明”“不公”。第二,针对“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圣儒而言,先生的遭遇不算坎坷。第三,不被重用是“业、德、功、文”不及孟荀等圣儒,而今“投闲置散,及分之宜”,责任在已,不在“有司”,人应知足,不该乱发牢骚。这段委曲自责之辞,似乎在为有司开脱,实则是妙用反话正说,巧妙暗示学生有理,字里行间冷嘲热讽有司的“不明”、“不公”,只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先生不计较而已。其讽刺、嘲笑之意大致如下:第一,用工匠、医师之喻,赞工匠精巧,医师高明;贬宰相糊涂,没有医师兼收并蓄、留备使用的“高明”,没有工匠合理用“材”的精巧。第二,从孟子和荀子身上,先生看到“古来圣贤皆寂寞”的历史悲剧,不论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贤者总是坎坷不遇,甚至无以自保,不贤者却“比肩青紫”、“志满气得”。第三,先生我“业、德、功、文”不及孟荀,但也当今一流,即便努力奋进,达到圣人境界,若生不逢时,所遇非人,也不是照样演怀才不遇的悲剧,想“不患”也太难了,自嘲自贬,至少心情舒畅。
2.《进学解》是辞赋体散文,文风是铺张扬厉的。作者善用辞赋中所常用的铺叙、排偶等修辞手法制造雄浑气势,文章的气势是酣畅淋漓的。这在第二自然段中体现充分,四个大复合句说先生的“勤”、“功”、“文”、“品”,接连排比,将许多事理前后连贯,陈述铺排,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再辅之以精彩的描述、传神的勾勒,让读者在纵横排宕的气势中敬佩先生的“勤”、“功”、“文”、“品”,感叹先生的坎坷人生。这种与内容完美配合的铺叙,也在势不可挡中增强文章的雄辩力量。气势足,固然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在气势足中兼顾变化美、搭配妙,雄浑中显“活泼”也是本文的亮点。同时大小排偶句穿插、套用、连用,先生的铺陈不疾不徐,舒缓轻快(如第一、三段),学生的铺排语短调促,不容间断。这既符合先生平和谦退的性格,学生血气方刚的特征,又使行文跳荡流动,具变化之美。
3.陈言务去,语言具有创新性,炼字炼句,文中常有“惊人语”。文中议论性的语言,简洁准确,凝练深刻,富于哲理,一语破的。描述性的语言,勾形画相,活灵活现,写韵传神,神采飞扬,吸取古语,熔铸新词,寥寥数语,新颖形象,富有表现力。一篇文章中,竟然出了二十余条成语、名言,这实属罕见,也充分体现出韩愈在语言方面的水平、功力。
宋代的苏洵说韩愈散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这是指韩愈的散文自有一种气势磅礴的宏伟风格。现代学者钟仲联说:“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具有多样的艺术特色。”这些评价是就韩愈的整个散文创作而言,比较全面公正,然而用来评价本文,又何尝不是绝妙好辞。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吕慧鹃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3]钱伯城.古文观止新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