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

作者:何宁波




  [摘 要]“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胜任合唱排练和指挥工作。笔者针对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课程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师 合唱与指挥 改革 建议
  
  “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高师“合唱与指挥”课在教学模式和形式、教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受音乐院校合唱指挥专业的影响较大,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必须加以改革。
  
  (一)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均对世界各国的国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国家教育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我国进入了现代教育史上最深刻、最全面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同时掀起了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的高师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合唱与指挥”一直是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1981年9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教学大纲草案的通知》,完成了包括合唱、指挥等在内的中国第一套完整的高师院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大纲。1996年2月国家教委体艺卫教司颁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在这门专业课程设置名称及课时分配中规定“合唱与指挥”为108课时,其课时要求仅次于视唱练耳课时、钢琴与伴奏课时、音乐简史与欣赏课时。2004年12月教育部教体艺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该方案建议“合唱与指挥”课程从4学分增加至6学分。可以看出,我国高师的“合唱与指挥”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并一直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但是,目前该课程教学踯躅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胜任合唱排练和指挥工作。
  
  (二)当前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由于传统的“合唱与指挥”缺乏一个整体计划和教学体系,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施教过程中,通
  常把“合唱”与“指挥”作为两门课程进行教学,把合唱课变成了“视唱课”、“声乐课”,指挥课变成了“体育课”。具体来说,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缺失“师范性”。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普通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高师的合唱教学课程应立足于基础教育,其性质应是一门师范性和综合技能性较强的课程, 不应成为一般性的基础课程。但是,目前高师教学计划中“合唱与指挥”课程的设置和目的及内容要求,有着很大的差别,各高师范院校对于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安排存在着对课程定位的不同理解,教学内容偏离了“师范性”特点。
  2.教材内容存在缺陷。目前我国“合唱与指挥”相关教材非常多,但缺乏基本上能全国通用的、适合现今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能够体现师范教育特征的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教材。无论是高师“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合唱与指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的《合唱与指挥》,还是秋里著的《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周正松编著的《合唱与指挥教程》等书籍,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不十分详尽、全面。
  3.专业教师的欠缺。高师普遍缺乏专业的“合唱与指挥”教师,而多是由声乐教师、器乐教师或理论课教师兼任授课,或是由院系选送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短期进修培训,这就造成合唱课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系统的“合唱与指挥”教学方法。
  4.教学模式严重不适应需要。目前,师范院校的合唱课多是专业合唱团合唱排练的教学模式,学生以合唱队员的身份被定位于某一个声部,教师从音准、音色、音量、感情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专业性地合唱排练,其教学过程往往是偏重近期的演唱效果而忽视长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及教学组织。因此,由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合唱教学法”的系统学习,他们往往只会“唱”合唱,而不会“教”合唱,不懂如何用恰当的语言组织教学,更不能适应将来中小学合唱教学工作的需要。
  5.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受专业音乐学院办学模式的影响,高师的学生多重技能、轻理论;重技能小课、轻技能大课;重单科领域的“高、精、尖”技巧、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性和通用性;重音乐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这种现象造成了学生对“合唱与指挥”这类集体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由于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师普遍缺乏科学的合唱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贯彻师范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以及学生中普遍存在“只要声乐学得好,合唱不用学一样能唱好”的错误思想,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学习效率不高。
  
  (三)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的建议
  
  1.构建适应基础教育的合唱教学内容体系。在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基础内容为主。另外,从师范实用性的角度而言,要使学生能够胜任各类中小学合唱队的组织、训练、辅导工作,就必须要求合唱与指挥的教学要达到一定的规格,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不断自修进步的能力。
  2.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编写适合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的优秀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高师在选编教材时,应从单声部的齐唱开始,逐步安排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乃至更多声部的合唱。在合唱与指挥的训练和教学过程中所选的合唱作品在风格、形式、类型以及题材上应该多样化。在高师合唱与指挥教材曲目的选编中,要充分地体现合唱艺术的民族性。此外,高师合唱与指挥的教材中,还应选编一些不同时期优秀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合唱精品。
  3.加强高师合唱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新型教师,合唱艺术的创新教学呼唤合唱教师的创新素质。合唱教师除了具备普通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现代教育的理念和一定科学研究的意识,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基本能力和反思评价的能力。
  4.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要合理安排知识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安排应讲究科学与合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点,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研修合唱与指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5.完善配套的辅助教学体系,突出趣味性。一方面,要建立兴趣小组、多参加艺术实践、广泛接触作品等措施,以此确保《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之余,还应定期安排和举办一系列的合唱作品欣赏讲座,充分利用一切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欣赏优秀的合唱音乐会,观摩优秀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对世界一些著名的合唱团队演唱的优秀合唱作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详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合唱声音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合唱鉴赏力。
  总之,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改革应立足于师范教育,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为目的,努力使“合唱与指挥”课程能适应新世纪高师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中明,蓬勃.合唱与合唱指挥[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冯冶冰.对高师合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2004,(3).
  [3]赵鸿光.高等师范院校合唱课程教学研究浅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