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作者:刘俊利




  [摘 要]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运动损伤。在运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常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一旦受到运动损伤,就会给学生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负担,直接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体育教学 运动损伤 预防
  
  一、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
  
  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服务。如果在体育锻炼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类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习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严重地妨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几乎所有的运动损伤都是可以防止的。但是为了进行有效的预防,监督教学计划的实施与完成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很多,可分为直接原因和诱因,其中直接原因有:
  1.思想上不重视。通过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各种原因,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其中有的认为“小伤,小病没有关系”,“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等等,于是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没做好,没能使肌肉得到预热和协调起来,肌肉缺乏力量和灵活性,往往容易引起运动损伤。
  3.技术上的错误。做出的动作违反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容易造成损伤。
  4.运动负荷较大。运动负荷过大,引起局部肌肉疲劳从而造成损伤。
  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过度兴奋、激动、紧张和恐惧都容易造成损伤。
  6.教学组织方法不当。例如任意穿过投掷区,投掷时缺乏严明纪律和统一的口令,有的学生去拾器材,而有的学生又投出器材。
  7.场地设备的缺点。如场地不平,有碎石子;跑道过硬过滑;沙坑硬,内有铁钉、玻璃片等。诱因有: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局部解剖的生理特点两种。我们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挫伤、扭伤、骨折、脱位、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损伤、滑囊炎、腱鞘炎、骨骺损伤、髌骨劳损、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脑震荡等。因此,运动损伤的预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体育课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时刻要加强安全教育,使广大师生认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作为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教育和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爱护集体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注重技术的学习运用,依靠技术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在运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技术、愉悦身心,还能增进友谊、促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2.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基本技术的教学与练习,对新授动作应进行正确讲解和示范,做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每个动作都有正确概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量,尤其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量和伤后运动量的安排,防止局部负担量较大而造成各种急、慢性损伤。
  3.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学生身心做好参加体育锻炼的准备.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活动量应除了要做好一般的准备练习外,还要根据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个体情况和气象条件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练习.尤其是膝、腕、踝、肘、头、颈、肩、腰等身体部位活动要充分。准备活动与正式活动的间隔时间以及准备活动时间的长短、强度大小等,直接影响准备活动的质量。准备活动结束与正式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时间间隔以3~5分钟为宜。准备活动的量,以身体觉得发热、微出汗为宜。另外,准备活动中应针对易伤部位和肌肉做相应的力量练习和伸展练习,以提高肌肉温度,改善肌肉力量,这对预防肌肉拉伤有一定的作用。例如跨栏的常见损伤是大腿后群肌肉拉伤。因此,加强大腿后群肌肉的伸展性练习,做好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拉伤的积极措施。整套准备活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机能是预防运动员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例如为预防关节扭伤,应增强周围肌肉、韧带的力量、弹性和柔韧性练习,以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又如跨栏教学中为预防大腿后群肌肉拉伤,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应发展肌肉的伸展性练习。
  5.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在进行器械练习如跳箱或跳山羊之类的练习时,教师或学生一定要在旁边保护,否则容易因摔倒而受伤。教师除了落实保护措施外,还应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的教育,如身体失去平衡时,就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保持身体平衡;当重心快要向后跌倒时,应立即低头、屈肘、团身、顺势后滚翻;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以增强缓冲作用,摔倒时顺势前滚翻等都能减少和避免某些运动损伤。
  6.加强医务监督和场地器材检查。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活动与锻炼的安排和运动医学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我们在练习和锻炼时违反了锻炼卫生原则,就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因此要加强医学观察和定期或不定期的体格检查,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医务监督应以自我监督为主,上课学生应与医务人员和教师配合,身体若有不良反应时,特别是运动器官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医务人员,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作医学检查。
  要建立健全场地器材和防护用具的安全检查制度,对损坏的场地设备要及时维修,对即将要损坏的器械,更要告知学生禁止使用,真正把安全落实到实处。禁止穿着不合适的服装和鞋子参加运动。加强运动医学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遵守体育锻炼卫生原则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