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职业学校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樊 婷
[关键词]美术欣赏 美术作品 艺术修养 审美能力 艺术鉴赏
美术欣赏是欣赏者对美术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美术欣赏是职业中学美术课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的改革试验给我们的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欣赏美术作品,不但要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形式美和技法处理方面的知识,更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鉴赏观。
美术欣赏教学就是通过感性直观和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手段,把抽象的艺术理论与艺术知识融入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讲解之中,使学生掌握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高度。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融入作者的思想和品格,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我们通过多次的艺术欣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外艺术史上的优秀的思想传统和艺术传统,逐步树立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等思想意识,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了高尚的审美情操。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用眼睛去欣赏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直观的和形象的。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的思维活动。它的特征一是感性、二是联想和想像。我们要抓住这两点,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进行美术欣赏活动。美术欣赏教学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艺术欣赏的一般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它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为感知对象,感觉形象逐渐加深,形成知觉,在此前提下,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像,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形成审美意识来看待每一幅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是感性与理性、想像与认识高度统一的,正因为美是人类本质对象化的产物,而人类的审美判断具有相对共同的价值标准,审美活动离不开理性认识,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注意选择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具体的作品,引导并教育学生在欣赏中兼顾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学会从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标准去分析欣赏艺术作品,培养正确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美术欣赏课中的几点方法
1.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首先要使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每一幅优秀的作品,作为美术教师都应千方百计地设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介绍作者、创作年代、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等,以及作品给观赏者带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丰富、有趣的内容,以各种新的手法去激发学生兴趣。
2.利用参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育。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思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实地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讲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这一章时,带同学们参观博物馆。馆内有许多学生从未见过的工艺品,使学生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后通过适时的讲解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同学们被祖国这样悠久的历史和人类灿烂的文化所吸引,增强了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逐步树立起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的审美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为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刻苦学习。
3.从文化情境方面加强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首先需要理解作品的内涵。如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就不能光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来欣赏,需要老师介绍画中所表达的耶稣被犹大出卖的传说;其次,还要尽可能创造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美术欣赏教学,不论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是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和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都是通过一种以认识美评价美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进行的。这其实也是我们常说的美育的主要内容。这种教育不仅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因此,美术欣赏不仅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