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由“早知今日”看高校入学教育的危机

作者:刘奕鸣




  [摘 要]在高校的入学教育中,由于受到教育时间短、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不一、教育内容僵滞陈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从而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对这阶段的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引入一些全新的、人性化的概念,避免陷入教条化的危机。
  [关键词]入学教育 高校新生 “人性化”教育 “实质性”教育
  
  (一)案例聚焦
  
  [A案例]S大学内,快放暑假了,大部分的学生和教师已经离校,整个校园显得空荡荡的。清晨,某学院办公室主任夏老师打开院办大门时,一封信飘然落地,他好奇地打开信封,随着厚厚一沓信纸的翻阅,夏老师的脸色逐渐的沉重起来。原来信是该学院一位大一的本科生写的,大致内容是:由于没有重视入学教育,本学期期末有六门考试开了红灯,根据S校的《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必须做退学处理,而他竟然是在同学的提醒下才去翻看了学籍管理,知道自己将被退学的命运。由于该生是知青子女,高中时候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考上大学后在外地的父母对他寄予了深切的希望。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就到了退学的地步,他觉得无法对父母交代,在信结尾处竟然写了,若是学院领导不作宽大处理,他情愿离开人世也不接受退学的事实……夏老师在阅读该信后觉得事态严重,第一时间联系了该生的辅导员,并同时把信交给了学院的学生工作副书记。几位老师稍作商量后,立刻分头寻找该生,终于在学校的月亮湖畔找到了呆呆而立、穿了一件红色雨披的他。大家连劝说带责备地把他请进了办公室,在各位老师的关心询问下,他讲述了如何由于入学时认识上的错误、思想上的懈怠而导致了整整一年学习的蹉跎,回首往事,不由潸然泪下……
  [B案例]晴朗的六月天,S大学内热闹非凡,今天是应届生毕业离校的日子。在毕业典礼结束后各学院的学生纷纷回到自己班级,喜洋洋地从辅导员手中领过四年辛勤耕种的成果——大红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大绿的学士学位证书。在一片欢声笑语和依依惜别声中,有一部分学生却沮丧懊恼、欲哭无泪的沉默着。原来他们都只拿到了毕业证书,却由于各种学习原因,“丢失”了意义更为重要的学士学位证书。面对着其他同学的笑脸、面对着辅导员老师爱莫能助的神情,其中的一位学生小贾终于忍不住掉下了悔恨的眼泪,哽咽道:“为什么刚进学校的时候不重视?大一大二的时候不努力?等意识到严重性时,不及格的课程已经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来不及挽回了。早知今日啊……”
  
  (二)案例分析
  
  是啊!“早知今日”这四个字,易说易写,但是真正体会到它的心情却是无可奈何、悔恨未及。以上两个真实案例分别以某高校大一、大四的学生为例,阐述了在目前高校扩招和新教育形式下,其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危机。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入新校园的第一课,是学生综合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整个教育过程,其中从高中到大学过渡的入学教育是跨越最大也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高校的入学教育是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环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中的相关程序和规范,为新生指道路、明方向,对于保证新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校园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但是现阶段,虽然新生入学时一般都进行了入学教育,但是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1.入学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重概念、轻实践,流于形式化。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多为校长做校情介绍报告、书记做政治思想报告、院系领导做专业介绍报告,班主任宣读各项规章制度等,针对与学生休戚相关的学籍管理条例、专业对口性、毕业分配情况和新环境所要塑造的新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教育的内容甚少。正如案例A中的学生,高中时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由于对入学教育的疏忽,从而导致了学习生涯夭折于象牙塔内。
  2.入学教育形式单一、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一级新生的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着的,但是高校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形式却僵滞不前、缺少新意,因此其质量也逐年下降。而且在当前的新生入学教育中会出现校院领导、辅导员宣讲文件一面倒的情况,而并不注重启发和督促学生读、思、议、行,多数学生一般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致使入学教育的效果变差。
  3.对于入学教育的成果,不善加巩固和发扬。新生入学时大强度、大范围的入学教育促使新的班集体形成比较良好的班风、学风。但对其后续教育不予重视,没有及时持续的巩固和发展,从而影响其后续的学业甚至毕业的资格。正如B案例中的那部分学生,若学校能真正实践了入学教育的意义、持续性发扬入学教育的势头,再通过班干部以点带面的引领优良班风带动学习积极性,就会减少迷途羔羊的出现。
  
  (三)案例启示
  
  如同上述A、B两个案例的情况在如今的高校中已不鲜见,或许旁人听听、看看议论一番也就过去了,但是对于身处其中的当事学生而言却是人生的重大挫折和悲剧,轻则影响他们的择业就业,重则改变他们的人生道路。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为了保证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我们必须对此提出行之有效的切入点。
  1.以充足的准备来迎接新生,切实做好思政工作、顺利实现心理过渡。充足的准备包括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和大量的“人性化”投入,在解决新生的心理问题和环境过渡上,后者更为重要。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来概括“人性化”那就是“用心”,所以院系领导和辅导员在介绍和宣读各种书面条例之余,更应该深入新生的生活中更多的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兴趣、对学校和专业的态度、今后的打算和奋斗方向,并尽力为他们解答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对于其中涉及到留降级、退学的条例更要特别点明,引起重视,教师必须“用心”去引导,才能尽快帮助新生确立起大学生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即健康的情绪、顽强的意志、鲜明的个性、旺盛的创造欲。
  2.针对专业发展和就业情况进行实质性的专业思想教育。许多高校新生由于志愿的调剂、父母的意愿等原因而选择了自己并不满意的专业,所以刚入校时会非常的迷惘无措,若是入学教育不能及时解决他们的专业思想困惑,新生班就很难迅速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专业思想教育的进行不仅要生动形象地阐明本专业的现状和前景,更要以有说服力的、实际的数据和实践的方法来吸引新生,现在有些高校就把刚进校的新生也带到了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让新生感受到工作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压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尽早地设计自己的未来。
  3.分阶段以多种形式开展入学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入学教育可以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贯穿于新生入学后的整个学期,通过入学教育为新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生入学教育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较新颖的形式包括: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开办讲座,作一些针对性强,影响力大的分题教育;组织新老生座谈会、师生座谈会、新生入学教育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覆盖面广的活动,特别是新老生座谈会中可以请代表性较强的模范学生给新生作现身教育,使新生学有目标,因为事实远比空谈说教更有感染力,当然也可以适当的举些反面案例来引发新生的危机意识;利用学生宿舍区闭路电视、多媒体教室等为学生播放各类教育影片,增强教育工作的直观性;采用“放大镜观察法”,对新生进行典型个案分析,找出新生中存在问题的共性,给出解决方案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总结入学教育的经验,巩固和发扬入学教育的成果,并使其形成一种持续有效的、贯穿学生大学生涯乃至人生道路的终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