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论语言教学理论视角下的公共外语研究生英语教材的编写

作者:潘耀忠 房定坚




  [摘 要]教材建设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该体现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坚持一定的编写原则,并特别注意选材和练习设计两个环节。
  [关键词]教材编写 普遍语法 研究生英语
  
  我国加入WTO和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推进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进程。外语教学被提升到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加入WTO以后,学校应顺应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地位。改革课程,教材,教学策略,考试和评估体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陈至立,2002)。”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既具备专业技能又通晓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公共外语研究生具有专业背景复杂,英语基础不齐,学习能力不等,方言影响不一等特征。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能够直接利用英文资料,能够用英语发表文章,能够参加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学术研讨会。然而,合适的公共外语研究生英语教材的编写滞后于现实的需求。我们认为编写能够反映较深层次的语言学理论及外语教学理论思考的教材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要支点之一。本文根据笔者主编“研究生英语教程系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起)的实践,探讨公共外语研究生英语教材建设的问题。
  
  (一)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
  
  为了满足外语教学的需求,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20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语言学(behaviourism)和结构主义(stucturalism)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人们认为L1和L2之间的相同或者相似之处易于学习,不同之处则带来习得困难。研究者进行语言的对比分析用于指导外语教学。二语学习教材的编写亦以对比研究的结果为指导。
  语言习得也被认作一种习惯的培养,因此二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新的语言习惯形成的过程。其中,因为L1的干扰作用,学习者要避免使用L1。显然,L1被认为会在二语习得中产生负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两种语言对比分析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得到认识,误差分析逐渐引起关注。在对学习者语言错误深入分析的过程中,开始把学习者语言作为独立完整的语言体系进行分析,中介语的概念逐渐形成。
  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人类具有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并提出天生语言机制的理论。乔氏认为人具有内在的或深层的语言能力,能够掌握抽象的语言规则体系,也就是人类共有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对二语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可适用性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主要有如下观点:母语学习与二语学习截然不同假设、普遍语法完全可适用性,普遍语法部分可适用性和普遍语法完全不可适用性。
  
  (二)教材编写原则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一部科学严谨的教材应该兼顾语言学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两个方面。编写外语教材不是一般理解的那么简单。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了以下一些原则。
  1.创新。教育部制定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编写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材作为贯彻实施教学大纲的关键点之一,必须以教学大纲作为主要依据,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安排和评估办法进行选材和编写。但是,这并不抹杀教材的创新性。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通过学习教材,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得到较大提升。研究生英语教材也要坚持创新原则。既要体现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要在内容和体例上区别于传统的教材。
  2.反映英语思维和文化。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英语语言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特点。因此,反映英语国家思维特点的英语教材非常有利于掌握这门语言。文化决定语言,语言承载着文化,语言和文化也密不可分。在一般所见的教材中,文化的内容数量虽多,但代表性不强。
  3.满足教与学的需求。研究生英语教材的编写必须满足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实需求,应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着眼点,也有比较自由的展开空间。同时,也应使学生容易使用。
  我国英语教材的编写比较重视语言自身规律的研究和体现,教材只是为学习语言知识结构和功能的目的服务。因而教材内容往往文学性强,与现实生活脱节。对学习者和语言习得的规律认识不足,体现不够,造成学习的过程缺乏乐趣,且学之难用的尴尬后果。教材不能只强调语言自身的规律,而不考虑到学生本人的发展。研究生学习英语主要是满足学术研究和国际交往的需求。因此,教材应该把学术性和交际性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选材问题
  
  选材是外语教材编写中一个最主要的基础环节。教材质量高低取决于选材是否适当。所选材料一般需要经过试用,筛选之后,才能确定。下面是选材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真实性和适合性。真实的材料指的是现实生活中各种来源的英文材料,例如,新闻报道、报刊文章、电台录音、电视录像、网络下载,光盘软件、辞典工具书、文艺作品,商务文件、广告、公告、布告、通知、产品说明书、专业书籍等来自公共媒体、公共场所和公务往来的原原本本的语言材料(杜瑞清,白靖宇)。有人认为真实的材料不包括为教学目的而编写、简写、改编、剪辑、修正过的语言材料,不能作为教材。我们认为只要是典型的文章,不改变英语语言特色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作为教材的选材。没有专门为教材而作的文章。好的文章创作过程中考虑的是自身的完整性,不会过多考虑长度,难度,思想性等作为教材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适合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是可遇不可求的。
  2.新颖性。当代的语言材料更适合当代的学习者。我们认为教材的语言材料要新颖,具有时代感,以近三年为宜,并且反映时代的热点问题,主流思想。这并不是说不能收录经典名著。不过,即使选择名著,也应该谨慎。事实上,没有很多当代学生喜欢从故纸堆里掏出来的东西。作为教材的名著必须经历时间的侵蚀,仍然闪耀理性的光芒。
  3.通用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背景不一致。一本教材要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就必须处理好通用性问题。公共外语研究生英语教材的编写应该根据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文理打通”的原则,语言材料不宜专业性太强,要为所有背景的研究生所接受和理解。这不是说专业话题的文章就不能选用。任何专业总是与生活的某一方面契合,只要换个视角,具有趣味性,还是容易接受的。这种类型的选材不易寻到。正由于此,多数的公共外语研究生教材的内容偏向于人文领域。另外,在综合性大学里,公共外语研究生英语教材的选材应该照应到专业特点,注意到题材的广泛性,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主要方面。
  4.难度。教材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最终影响到教材的效用。生词量是衡量语言材料难易程度的重要标准。据测算,一篇1500字的文章,其理想的生词量应该是40个;理想的语言难点和内容难点不应该超过10个。不过在同一册教材中,各单元的难易程度有两种安排:难易程度相等或者有变化。显然,绝对的相等是没有的。由于原材料的来源,形式、目标读者等方面的差异,教材材料的难度总是不相等的。可行的做法是难易搭配,先易后难。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研究生已经具备较强的学习自主性,能够利用足够的资源研习难度较大的材料。
  
  (四)教材练习的设计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