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谈班级管理中的竞争机制
作者:王合保
当前,“保姆式”班级管理模式在中小学中是相当普遍的。班主任的统揽包办令学生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班主任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搞教研等,经常弄得顾此失彼,焦头烂额。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还需把“保姆式”班级管理机制转换为“遥控式”班级管理机制。即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集体中当家做主,而班主任偶尔“偷懒”,通过宏观调控来支配班级的正常运转。 组建班委会是班集体正常运转的前提。传统的方法是根据学生日常表现由班主任指定,或者因学生曾有“官史”来任命的方式。这种做法只能使一小部分的学生拥有锻炼的机会,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所组建的班委会也是差强人意。为了让更多学生都有机会锻炼,本学年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培养学生干部的制度,即学生干部“轮流上岗”制。这种制度是由学生自荐,全体学生民主评议选出两个班长,再以被选的两个班长为“龙头”,分别组建甲、乙两套班委会,然后以月份为单位,每套班委会“轮流上岗”管理班级。这一制度的实施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竞选工作。由自荐者向班主任提交自荐书,班主任安排他们在班会课上公开演讲,然后要求全体学生选出自己最信得过的两个同学为班长。两位班长产生后,就以他们为“龙头”,根据班委会的岗位设置,分别组建甲、乙两套班委会。为了帮助两位班长组建一套健全的领导班子,教师当他们的顾问和参谋,指导他们挑选班委会成员时注重用人要“用其长,不责其短”、切勿求全责备、也可大胆用人之短以促其上进、要求他们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从而争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
2.培训工作。两套班委会组建完毕,接着的工作就是上岗前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职责范围、工作方法、工作艺术和职务道德教育等。管理职责范围可由原班委会成员以交流的形式明确分工;工作方法、工作艺术通过班主任和原班委会成员交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成。还教育他们在开展工作时要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严格要求,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管理人才,与社会早些接轨。
3.执政阶段。以月份为单位,两套班委会轮流上岗管理班级。这些学生干部经过全班选举、上岗培训,已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因此每一套班子上岗,都大胆使用,从不去限制他们,而是激励他们多锻炼,勇创新,创佳绩。上学期,甲、乙两套班委会曾共同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并取得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作为“老班长”,整个过程中一直旁观,实实在在地“偷了一次懒”,而实际效果比亲力亲为还要好。
4.休整阶段。一套班委会上岗了,另一套班委会处于休岗状态。这时,就教育休岗的班委会要注意休养生息,把在岗的班委会当做一面镜子,以此为鉴,学其长而避其短,并时时做好在岗班委会的参谋,力求共同进步。
5.督导工作。为了避免两套班委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便于班主任对班级进行宏观调控,还成立了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督导组,副组长由在班中有威信的几名学生担任,负责对两套班委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6.评价工作。为了健全学生干部的人格,促进班集体的健康良性发展。对两套班子的工作业绩进行及时评价。评价的项目有获得流动红旗的情况、卫生劳动的情况、学习情况、比赛情况、突击检查的情况等,原则上以表扬为主,采用师生共同评议的方法,论功行赏,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尽管这种竞争制度只是处于探索阶段,但它体现了班级管理方法的更新,更意味着班级管理思想的转变。当然,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干部,放手让他们进行班级管理,并不是说班主任就可以撒手不管。恰恰相反,这一制度对班主任提出更高的要求,班主任的角色意识要有所转变,做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其一,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其二,班主任要做两套班委会运转的导向人,始终把握好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其三,班主任是班委会的当然参谋和顾问,既要善于扶持又要敢于放手;其四,及时做好两套班委会的业绩评价,保证他们高涨的工作热情;其五,两套班委会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班主任要时时给他们打气加油,激励他们勇于解决困难。班主任还要善于创造机会,挖掘学生的潜力。两套班委会轮流上岗管理班级的制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当家作主。
与大家共享以上愚见,是想抛砖引玉,请大家不吝赐教。好的班级管理机制、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的形成总是要经过不断地探索,循序渐进,才能逐步完善。只要我们遵循健全、民主、科学的现代化班级管理原则,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总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