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贺龙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求助 专业心理援助 影响因素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关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龄青年组常模,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发生在大学生中的恶性事件及自杀率有上升趋势。面对这种局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教育界高度的重视,各高校也纷纷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以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从中了解到对心理咨询具有积极态度的求助者的人格和动机特点,使咨询师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帮助策略;另一方面,寻找到阻碍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原因,可以得到对大学生施加有效影响的切入点,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识,促进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心理问题,并且通过对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态度消极的人所具有的心理特点的掌握,对于设计更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春、北京、成都、西安、长沙、广州六市九所高校的6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72份,有效率为88% 。其中男生263人(46.0%),女生309人(54.0%)。年龄在16~24岁(M=20.31,SD=1.511)。大一158人(27.6%),大二133人(23.3%),大三152人(26.6%),大四129人(22.6%)。文科生332人(58.0%),理科生240人(42.0%)。重点院校240人(42.0%),普通院校332人(58.0%)。被试生源分布全国29个省或直辖市,其中重要城市20.2% ,其他城市26.9% ,县城20.2% ,农村32.7% 。
2.测量工具。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求助影响因素问卷》。问卷经过试测与修改,内容效度采用专家评定,结构效度以因素分析结果为指标,解释的变异量为64.87%。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进行计算,α信度系数为0.59。
3.数据处理。回收问卷经过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研究结果
1.求助情况。被测试的对象中,接受过专业心理咨询的只有30人,占总人数的5.2%。其中73.3%的人,是在尝试了其他办法以解决问题效果不佳,才选择心理咨询的。有50.0%的同学,在咨询前心理问题已经持续了半年以上,甚至多年受此问题困扰,才选择了专业的心理援助。
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大学生中, 61.8%的人曾有过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有57.4%的同学目前正存在着心理困扰,其中有22.7%的人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甚至数年反复出现,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却没有寻求专业心理援助。但是,有51.3%的学生产生过心理咨询的念头。
如上表所示,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求助对象多为身边的朋友、家人等非专业心理援助,而较少选择作为专业心理援助的咨询师。
2.自变量。
(1)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独生子女、生源所属城乡、家庭经济状况、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等被试的基本情况。
(2)个体心理变量。包括心理健康控制源(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对社会成见的担心程度、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性格(分为内倾和外倾)、生活满意度、当前情绪状态等变量;还包括个体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主要指对咨询当事人的态度和对心理咨询的评价。
(3)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探讨各影响因素对个体求助意愿的共同作用,加入研究中的所有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为从众多自变量中筛选出对求助意愿有显著影响作用的因素,所以选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结果见表2。
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为,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以及对咨询师的评价是影响对求助意愿最重要的因素。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越低,求助意愿越强烈;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对咨询师的评价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寻求专业心理援助。该模型可以解释因变量31.7%的变异。
(四)讨论与建议
1.关于求助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有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长期存在,大学生也不会轻易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即使产生了求助意愿,也不会轻易转化为求助行为。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求助对象多为朋友、家人等非专业心理援助。只有个体认为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时,才会尝试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此结果与以往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个体的心理求助行为是一个内部决策过程,江光荣提出的心理求助行为阶段模型将个体的求助行为分为三个阶段:对心理问题的知觉、自助性评估和他助性评估。
专业人员只是当事人可供选择的他助对象之一,需经过三个阶段而做出决策。首先,假设在个体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个体能否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心理问题。可能由于认识的不足或对某种问题长期存在而习惯,使得个体不能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心理问题。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心理问题,但认为自己可以有效解决,也不会进入第三阶段,此阶段对自助的有效性评估也存在着个体差异,目标和判断都会有所不同。只有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且认为个人力量不能有效解决时,才会进入第三阶段,进行他助性评估。这时个体会对可利用的他助资源进行包括便利性、所需代价、有效性等诸多方面的比较和权衡,最后做出一个认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朋友和家人是他助资源中最便利和所需付出最少的,也是经验最丰富,最被他人所认可的,所以会成为求助对象的首选。而专业心理援助,需要付出的不只是时间、金钱,还有可能是社会形象。由于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足,可能会受到别人的非议,由于缺乏经验,对其有效性也存在怀疑,因此个体会认为收支不平衡,具有风险性,放弃对专业心理援助的选择。
2.关于影响因素。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对各方面影响因素的独立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还将所有变量放在同一水平上进行了综合分析。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无论哪方面因素都不是独立影响个体的行为的,而是与其他影响因素相互作用,联合产生影响效应的。因此,让各自变量同时作用于因变量,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更有利于对求助行为的整体认识。
人口统计学因素的所有变量都没有进入综合分析的求助意愿回归方程。这说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预测力小于个体心理变量。当人口统计学变量单独作用于因变量时,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与其他方面变量同时作用时,预测力就被削弱了。也可能是由于人口统计学变量会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其作用分散在个体心理变量之中,成为了间接影响因素,没有体现出对求助意愿的直接影响作用。
个体心理变量在综合分析中,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对咨询师的评价解释率有所上升,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解释率有所下降,认为当事人是精神病人一项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说明在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加入下,对各变量所发挥的预测作用都有所影响,因此解释率有所改变。
综合分析中的求助意愿回归模型对变异的解释率(R2=.317)大于个体心理变量对求助意愿的回归模型(R2=.304),说明将各方面影响因素的自变量同时作用于因变量可以更有效的对求助行为进行预测。
(五)结论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让大学生能正确看待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在必要时能主动寻求专业心理援助,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2.将各方面影响因素的自变量同时作用于因变量可以更有效的对求助行为进行预测。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预测力小于个体心理变量,两者同时作用于求助意愿时,前者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3.综合分析的结果为,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越低,求助意愿越强烈;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对咨询师的评价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寻求专业心理援助。
参考文献:
[1]余晓敏.大学生心理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2]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0-184.
[3]梅锦荣,隋玉杰.大学生的求助倾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10-215.
[4]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88-894.
[5]余晓敏,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42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