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浅议中职《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绪论》的教学

作者:史文峰




  [摘要]《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是中等卫生学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其中第一章绪论部分内容较多且难以理解,而本章又是引导学生入门的关键,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本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的问题。本文总结作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分析研究了如何将比较枯燥而深奥的绪论部分讲得通俗易懂,并且不失时机的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 绪论 教学
  
  《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是中等卫生学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临床课程,通常安排在专业课开设的第一个学期,其第一章绪论部分是本专业学生首次接触到的临床内容。如何将本章内容讲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本专业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笔者在近十年的一线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四点,和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1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制作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新的课程,一开课就提出新概念是不恰当的。笔者在教学中从复习《口腔解剖生理》的概念人手,让学生回忆关于牙列的概念而引出“牙列缺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对牙列缺损的处理方法,学生很容易想到一个名词“假牙”,从而导入“义齿”的概念;在义齿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可摘义齿修复学”和“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两个基本概念。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本章的三个基本概念,并且建立了三者之间的联系,易于记忆。另外本章第一节对可摘义齿修复工艺的基本制作过程的介绍较为简略,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我在教学中以病例的方式加以说明,利于学生形象的记忆。而学生掌握这个基本过程对于其以后学习本门课程的各章内容均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对各种可摘修复体的制作步骤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有利于以后学习中的对比及归纳总结。
  2 在技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医学院校的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医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在技师应具备的素质的教学中本人加入了一项。即基本道德素质。从古代的“医者,仁术”、“大医至诚”、“宁为良医不为良相”等医界名言讲到“救死扶伤”、“患者至上”等现代医德要求。在第一课就让他们有当一名道德素质过硬的优秀技师的愿望。虽然增加了一些教学时间,但从总体的教学效果上看还是利大于弊。
  3 在修复学起源与发展的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师的工作一向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学过程中如何不失时机地进行育人教育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本章第二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我国修复学的悠久历史,比如我国古代修复史比欧洲早大约700年,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又不回避历史上的落后,比如我国现代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的创始人却是加拿大人一林则,激励学生奋发图强。通过老师的讲解与诱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助长学习的动力。
  4 简化专业性较强的内容的教学。本章中关于可摘义齿学的发展、牙列缺损的其他修复方法和可摘义齿设计的生物力学这三部分所占篇幅较多而且对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内容又过于深奥,如果按照教材内容讲述,不但耗时较多,而且学生很难理解,所谓事倍功半。,因此本人在教学中除将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生物力学原则重点讲解以外,其他一笔带过,或稍加讲解,留下伏笔,为将来涉及到该部分内容的课程做好铺垫。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增强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