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分析

作者:刘晓军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在年末要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要求明确而具体,而对于其他应收款却没有作详细说明。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外的其他非营业活动而形成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是一项包含较多内容的流动资产。现就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会计处理以及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等方面谈点看法。
  
  (一)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非营业活动,也就是非购销业务。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多、项目广。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将其他它收款具体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产生的两大类。对于与外部企业产生的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或至少在会计年度末确认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 外部企业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应收外部单位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款,预付账款转入,存出的保证金,与关联方之间产生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而对于与企业内部科室等形成的其他应收款,由于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无需收回,因此应采取简单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收不回时直接转销,无需计提坏账准备。
  2 内部其他应收款包括: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赔款、罚款等,向企业各职能部门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
  
  (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处理
  
  1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坏账损失在核算时采用备抵法。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通常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应收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相比较之下只有账龄分析法最恰当。对于应收账款来说,它的发生一般比较稳定,且内容单一,因而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来确定坏账损失比较合理。但是其他应收款内容多且来源复杂,同时随着关联企业之间、企业集团之间业务往来的日益增多,仅以其余额或当期发生额来计提坏账准备显得不够合理,甚至还可能导致企业利用其他它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机会操纵利润,误导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因此,计提坏账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比较恰当。如同应收账款一样,企业使用的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企业要及时催收,收回后应当及时入账。
  2 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根据债务人的实际财务状况、还债能力、信用程度、形成原因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判断分析,按欠款时间的长短对其进行分类,如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并在此基础上估计合理的损失比例。但是这四种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①当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②计划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④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企业之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当然,企业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也是原则性的规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并且企业不准备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则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3 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应设置“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以便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区分开来,准确无误地反映其他应收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会计期末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收款”项目应以该科目的账面价值列示,即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三)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在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可以将预计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有关费用,避免企业虚增利润,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其他应收款的管理,同时让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其他应收款来源比较复杂,其坏账损失的确认难度较大,这就给一些企业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将本可以收回的账款作为坏账予以核销,形成账外资金,用于不合理开支或者私分;有的企业在重新收回已经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账款时不入账,而作为企业的“小金库”;有的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坏账不予核销,长期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