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张武洪




  [摘 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结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从课程改革的目标、思路和注意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该专业的课程改革大体方案。
  [关键词]课程改革 计算机课程 能力
  
  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从学院实际办学情况出发,立足于计算机课程的现状,不断总结计算机课程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要结合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同时也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在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中,目标定位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课程结构、专业口径、人才培养目标乃至教学方法实施等问题。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不仅要有助于学生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素质,同时还不能浪费教育资源。因此,计算机课程改革在目标定位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坚持“宽基础、多方向、厚基础、强技能”的原则。既能够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转移,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之目的。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倾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注重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多证书”制度。
  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5.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走“订单式”培养之路。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课程结构要努力实现模块化,把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变专业对口教育为增强适应性教育,使学生的“能力本位”达到用人单位的使用标准。
  1.能力本位”。新课程体系要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能力本位”主要体现在:
  (1)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增减课程内容。
  (2)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
  (3)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评价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例如,在技能考核上,结合国家职业工种技能鉴定的教学要求,确定某一专业的技能考核内容,要求学生毕业时采取“三证+一证”制度,即取得英语等级考试二级以上证书、普通话二级以上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证书的毕业生才能拿到毕业证。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新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课程的考试、考核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考评制度不拘一格。学院应推出以证代考、免修免考等政策,鼓励学生多拿证书,坚持成绩评估持证者优的原则。基础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专业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专业课程,采用口试、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4)依据企业生产的实际和特点,建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5)建立专业课程的能力培养模式,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专业课程体系由企业(行业)、专业管理委员会和学校联合调整、选定。
  (6)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验课课程体系。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部分课程到企业去完成。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部分课程到实验、实训基地完成,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走工学结合的道路。
  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2.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旧课程结构不仅因门类多而加剧教学学时的膨胀而挤占实践教学的时间,还割断了学科的联系,难以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将相关学科适当综合化,既发挥学科课程的特长,又克服了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课程模块化可实现课程结构的柔性化,构建应用性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也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1)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简专业课,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开设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加强知识经济教育,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保证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三年不断线,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课程设置采用两种结构:一是模块结构。专业设置一个共同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选修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目前设置四个方向:办公应用、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管理、数据库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二是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考试课、考查课、主干课、非主干课的体系,建立核心课程、目标课程、非核心课程的一体两翼的体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限设10门以下的核心课程,主要是重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目标课程是英语等文化素质修养课程。其它课程为非核心课程,课程要尽量小型化、丰富化,要体现比较宽的专业面,重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尽可能及时反映计算机科学技术实践应用的最新发展。
  (3)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一方面,课程能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课程能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4)强化实践课程体系。保证理论和实践课教学学时之比约为1∶1。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实习强调工作岗位的真实性要求我们的实验室有真实的工作环境模拟,如按岗位接业务流程模拟实验,诸如网页制作、网络组建与管理、办公自动化等。
  (5)课程设置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例如,课程设置要切实保证“双证书”制度,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学习,至少还要取得一门职业技能工种资格证,社会实践活动也要纳入考核范围,使学生具备创造、创新能力。
  3.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1)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第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案例分析为背景、项目教学法和“任务式驱动教学”的教学模式。第二,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实践课时;另外每门课程还提出适当的课外学习要求,供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一些应用性课程除了完成独立实验外,还增加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第四,结合生产实践,安排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注重强化学生的生产意识和综合性训练。第五,结合工学促进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提倡学生到公司兼职,在实战岗位中,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学习中具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第一,鼓励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主要专业课程除了配备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题库外,必须开发出网络远程教学课件和计算机仿真软件等学习资源。第二,鼓励利用网站平台,实现课程和作业的教师网上发布和学生网上提交。第三,利用各种虚拟系统、模拟系统,提高课程教学和实验的效率与质量。第四,改革考试形式,注重动手能力,考试形式的多样化也是我们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除了课程考试当中采用常规考试之外,我们还设计了课程设计式考试、答辩式考试等多种不同的方法。
  
  (三)计算机课程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防止“放羊式”教学。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既不能重教轻学,也不能重学轻教,两者没有孰重孰轻的问题。
  2.健全教师工作量核算及奖惩制度。由于课程体系形式多样,教师工作量的核算也要有相应的标准.否则,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突出要有相应的奖励。
  3.学生最终的学习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挂钩。完善对学生的考核办法,要将学习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评价应在每个教学单元中,不仅对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做出评价,对学生的意志、态度、思考、判断、表现、理解等因素都要做出客观的评价,增加成绩的条目。这样对学生最终评价就会比过去准确、公正、合理。
  (四)结束语
  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已于2005年被学院确立为“院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3年建设时期,以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内容为主体的课程改革是一个重点建设方面。本文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但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