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体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作者:成东波




  体育自主学习是指“以我为主”的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体育锻炼。自我体育意识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觉从事体育锻炼。体育文化的传递单靠教师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起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培养起自学能力,才能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培养终生体育能力的需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
  
  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如果学生不明确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必然是盲目的、被动的。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
  体育教学目标,一是要明确、具体;二是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运用、组织教法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怎么做才有利于全体学生都能参与,都愿参与,都可充分参与,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1.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要求,尽量安排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和娱乐体育内容,使学生在体验体育乐趣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
  2.教学方法要力求活泼有趣。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教师应通过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所有感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例如用多媒体教学法、实地观摩法、尝试性比赛法、游戏法等。
  3.组织形式要突出优势互利。教学中常见的组织形式有个体教法、分组教学、集体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对个体差异明显的学生宜用个体教学形式;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宜用分组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宜用集体教学形式。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要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感知、领悟体育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应该在“引”字上下功夫,“精讲”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心态之中,并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1.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过去的教学对学生的潜力估计不足,信任不够,给学生自我尝试、实践的机会少。以学生为主体就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只有放手,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容地学习,有思考的余地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出现问题,那正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切入点和出发点。可以采取点拨、规范、帮助的补救措施,点拨不明者,帮在方法上,扶在困难处。只有在缩短少数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差距后进行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才有效,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富有情趣,受学生欢迎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教师应有意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解决问题途径要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人人动脑、动手、敢问、敢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
  3.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人智慧和能力,并让其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情、探索之志得到激发与升华。目前的体育教学多数还是“教”的成分多,“学”成分少,机械性操作多,自主性实践少。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师的“教”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自身实际、主动探索相应的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