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浅谈语文能力的特点
作者:陈增辉
[关键词]语文能力 全息性 层次性 潜滋暗长性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卓有成效地干一件事,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它,否则便是盲目的实践,比如古代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私塾的综合教学就是如此。综观现代的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文章,多以案例分析和笼统的概述为主,很少涉及语文能力的特点和本质,置语文教学于盲目的状态,这不利于语文教研的深入和开展。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总结出了语文能力的几个特点。
(一)全息性
全息性就是整体性,即不管是高级能力还是低级能力,他们都是一个整体。就好像一块大的平面镜能照出大千世界,镜子摔碎后,尽管变小了,但每一碎片仍能照出大千世界;再如成年人有心、肝、脾、肺、肾,一个刚生下来婴儿也有心、肝、脾、肺、肾,尽管婴儿的比较孱弱,但也具有相应的功能,也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此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语文能力也是如此。一般认为,语文能力的组成包括听说读写。说语文能力具有全息性,即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同时具有听说读写能力,并非先有听的能力,再有说的能力,继而具有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拿一个儿童来说,尽管听说能力非常孱弱,但不可否认他有这个能力。至于读写能力,也可以通过试验验证出来。拿一张彩色的图画,他就会表现出兴奋的神色。实际上,儿童们一睁开双眼,就在读这个世界,这是他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至于写,实际上是一种发表欲,你只要在村镇里随便地转一下,就会发现很多的门上、墙上和电线杆上有儿童们的涂鸦之作。对成年人来说,这也许并不值得一提,但这确是孩子们的用心之作。可见,孩子们的书写能力虽说很低,但的的确确已经有了。
鉴于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顺应听说读写损荣与共、全息相关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四者紧密结合,追求全面提高的效应。”这好比一个人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决不是先长上肢,再长下肢,果真是那样,那就是一个畸形人。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现代的语文教学中对读写能力的重视度就不用多说了,我们单说一下听说能力训练的重要性。虽说听说读写能力是紧密联系着的,但读写训练是不能代替听说训练的。作为母语教学,听和说在日常生活中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机会比较多,但因此认为不需要专门的听说训练,那就错了。生活中的听说是分散的、无意识的。笔者建议采用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训练方式。比如,可以放一段单人、多人的谈话录音,或背景嘈杂的辩论录音,让学生分辨出说话人的主要观点。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好语言,清晰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这可是一门学问。比如,可举行一些演讲比赛、辩论会、答辩会,适当教给他们一些有关的技巧和心理学知识。
可喜的是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了听和说的内容,这是对语文能力的全息性特点的遵循。但目前的听说教材还不令人满意,需要开发出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听说教材。
(二)层次性
关于语文能力的层次性,我们从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语文水平的差异就可以看出来。同一个问题,儿童的回答非常简单,而成年人回答就复杂一些,能说出该事物变化的前因后果。笔者在电视上看到主持人问“猫为什么爱吃老鼠”,一个较小孩子说“因为它感觉老鼠的肉好吃”,一个较大的孩子说“这是猫的一种本能”,而成年人的回答是“这是由于老鼠的体内有一种物质,能使猫的眼睛明亮,如果长时间不吃老鼠,猫的视力就会下降”。你看这三种回答,从形式上看,一个比一个更复杂;从内容上看,一个比一个更全面、更理性。显然,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的不同层次造成的。所以,语文能力的层次性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即它是各项语文能力初步具备后,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综合以上全息性和层次性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总结为“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集中体现在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矛盾统一上”。可用以下示意图表示:
图中的圆圈和其中的小黑点表示从起始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能力性质已经形成了,即已具有全息性,尽管很柔弱,但已初具雏形;箭头表示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圆圈的增大和黑点的增多表示能力在发展过程中的渐趋增强和巩固,体现出发展的层次性。实际上语文能力的层次性源于学习主体体验和实践客体(客观外界)的层次性。
一般认为,儿童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看问题比较感性,机械记忆力强一些,于是就集中让他们识字,教材中的图案和颜色尽可能多一点。到了初中,抽象推理能力稍强,看问题较多理性成分,于是就让他们逐步练习遣词造句,构思谋篇,写一些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到了高中,思维就更成熟了,就写一些更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比如高中阶段的记叙文的写作要求人物更多一点,地点变化更频繁一点,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叙述方法。到了大学,要求就更复杂了,单人物这一项,就要求写出人物的复杂性,甚至要求挖掘出人物的潜意识等等。
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排上,也要遵循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教辅的编写,有一种把高中的知识点压到初中,初中的知识点压到小学的倾向,学生们对这样的资料、试题望而生畏,即使硬着头皮做下去,顶多得个六七十分,这严重地摧伤孩子们的自信心,最终使孩子们失去学习兴趣。这种置孩子们于困境的做法,严重地违反了语文能力的层次性规律。笔者比较了洛阳市直小学和周围郊区农村小学五年级的几份语文试题,发现农村的比城市的试题量大许多,字也小一号,整张试卷都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城市的最高分是99分,平均分是88分,而农村的最高分是78分,平均分是58分,相当一部分60分以下。基础教育阶段重点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考试和测验应该让优秀的学生得高分,甚至满分,平均分应该达到中等偏上,这才真正能达到“所学为其应学”之标准,真正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把长期重压在孩子们肩上的负担减下来。
(三)潜滋暗长性
既然语文能力具有全息性和层次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努力学习,就能够取得全面地快速地提高呢?回答是否定的。根据经验,数学、历史、化学、地理等课程可以在短时期通过努力即可有提高。为什么呢?因为数学等课程是认知性学科,如我们知道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再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题,就可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勾股定理。看见了地理书上写着“日本的首都是东京”,一下子我们就知道了。而语文学习通过写好一两篇的作文,很难说已经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要具备相应地写作能力,必须要做大量练习,经过一段时间,这种经验和感觉渐渐地渗融到人的潜意识里,再遇到这一方面的写作,才会自如的写作至此才可以说获得了相应的语文能力。所以韩雪萍给语文能力的定义是“个体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能对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听说读写)起直接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稳定”的意思就是凡发生类似的情况,主体就会作出一定水平的应对,这是一种心理素质,是不能传递的,它是通过个体对人类获取能力的过程的重演实现的。注意这里用了“重演”,就是说新生个体若想获得某种能力,那么就需要对获取这种能力的活动重新实践一遍,甚至是多遍。也许人类在获取这个能力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甚至是几个生物进化代,但经过人类历代的积淀,已经大大缩短了此过程,但它毕竟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能力本身的变化是一种“自生长”,同人体的生长一样,是在不知不觉中,人很难感觉出自己在何时何地生长了,只能感觉到通过一段时间精心调理,身体棒了,有劲了。语文的学习亦如此,一个语文能力强的人,你问他什么时刻语文能力有了明显的增长,他还真说不出,他只能说出大致的时期,而认知性学科则能说出准确的时间,可见语文能力具有潜滋暗长性。这正是语文的学习经过短时期的努力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因此,语文能力是一种硬功夫,真本事,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欲知天下之理,识古今之典故,欲作经世名文,欲为国家立大功业,则诸子之中有不可不阅之书,九流杂技之中有不可不阅之书。”明乎此,语文学习应戒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急躁、不贪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定时定量地学习。比如,要获得一定的文学修养,各种手法、风格、流派的作品都要涉猎,广泛地吸收它们的精华,使之成为构成我们文学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时间分配上,切忌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年年学,月月学,日日学。
总之,语文学习要兼顾各个方面,不要有所偏废,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当安排学习内容。切忌急功近利,要注重积淀。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文课程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53.
[2]韩雪萍.语文教学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7.
[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01.
[4]唐彪.家塾教学法[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