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农广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探索

作者:孙志强




  [摘 要]教师要从农村学员的特点出发,采用引导式教学和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员学习兴趣,养成主动自学、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 思维空间 创新能力 教学互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创新教育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流。所谓创新教育是将创造学的理论,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着重开发被教育者的创新精神,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作用,启发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使教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造力的源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在引导受教育者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鼓励他们去寻找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勇于除旧布新,开拓进取。
  课堂教育必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把创新作为核心内容。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要有所改进,确立创新的原则。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具体实施方法应该因校而宜,因教育对象具体情况而宜。
  
  (一)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个创新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员为主体,引导和促进每个学员各方面潜能,尤其是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在教学方面要改变过去只注重掌握课本内知识,特别要注重培养学员消化、吸收现有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为每个学员的智慧、才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使其能发挥个性特长。
  要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同时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员创新思维。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课本的例题、习题,深入挖掘创新素材和其潜在功能。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员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员思维的深刻性。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决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性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要想有所成就首先必须对学业有满腔的热忱和极大的兴趣。
  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员创新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性思维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诱导、激发学员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员向往学科,追求真理,学员的创新意识也会随着培养起来。
  
  (二)营造学习良好的学习环境,拓展思维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托现代教育手段,精心创设悬念或问题活动情境,为学员提供创新学习的材料,给学员提供有助于思维发散的空间。诱发学员的求知欲,唤起学员的好奇心,让学员“身临其境”进入角色,时时处于兴奋状态,充分挖掘学员的创新潜能,调动学员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员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高学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灵敏性。实现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实现从“教会学员知识”向“教会学员学习”的转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营造适合学员学习的环境。对学员自主的学习提供有积极影响的良好氛围,使学员能够在一个愉快、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教师在营造学习环境时,要把它放放到学员整个生活环境中去考虑,不能脱离学员的生活实际去创造与学员生活背景相违背的学习环境,学员只有在与之相适宜的环境中,才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会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员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面对新农村的教育形势,培养学员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新教法。运用新的教法进行课堂教学应该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实现从“以教学为主”向教学互动、以学员为主的理念的转变并落到实处。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和教学环节之中,克服了以教学手段取代教学方法改革的不良倾向,并普遍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演示实验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1.理解课本内容要以学员的自学、自悟为基础。没有学员的自读、自悟作基础,就不会有学员思想上的升华。它对于培养学员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使学员有准备地进入下一步学习都有重要意义。学员读懂的,教师就不必多问多讲;学员肯定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那些共性的问题往往是老师下一步指导的重点。
  2.要以学定教,确定自学思维的重点。把学员在自学中提出的有价值的、体现教材重点、难点的问题,加以梳理,形成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员读、思、议,逐一加以解决。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鼓励提出问题的学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学员群体的智慧,进行合作学习,全班讨论,教师在其中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3.要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唤起学员的情感活动,鼓励学员发表经过独立思考的、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理解、体会、意见、看法。独立思考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能够发表独立见解,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