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

作者:郑 巍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在音乐中实施美育的诸多方法:在和谐优美的情境中体验美,在歌唱中感受美,在欣赏中塑造美的形象等。
  [关键词]实施 美育 音乐教学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给人统计以美感教育,从而达到培养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发展审美感情、影响人的道德情操的目的。在美育诸手段中,音乐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美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强有力的感染力,并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公认。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那么,如何在音乐中实施美育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和谐优美的情境中体验美
  
  和谐优美的情境不是本来就有的,它需要音乐教师去创设、去营造。和谐优美的情境不单是指我们周围的环境,教师本身的形象也是一种情境。教师如果能以完美的形象展现于学生面前,就会使学生产生审美反应,并进而产生审美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要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教师的形象主要体现在仪表和风度两个主面。在仪表方面,应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民族习习惯,要有儒雅的风格特点。必须摒弃那种拙劣的打扮和刻意的修饰,同时注意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不修边幅。教师的风度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和行为美上。“慧于心而秀于言”,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教养。准确、健康、优美的语言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和传递信息;新颖、鲜明、生动的语言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教师的行为美主要体现在言传身教的“美”上。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严以律己,以身立教,成为学生审美的楷模。
  除了教师的形象以外,我们可以布置一个布局合理、美观的音乐教室,创设一个美的环境,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美的存在。
  
  (二)在歌唱中感受美
  
  音乐是以音响的形式,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达到其审美作用的。它通过其旋律的起伏,和声的张弛,音乐的变化直接表达人的情感。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乐音,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在学习歌曲演唱的过程中,采用审美化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音乐实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如在学习歌曲《我的祖国》时,让学生通过歌曲中歌词的描述,去想象祖国美丽的山河,让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图画,一幅美丽的山川与河流交融的图画。在教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边唱边体会那种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景色。再如,在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时,我让学生通过演唱掌握歌曲的节奏,通过歌曲欢快的节奏以及活泼、形象、生动的歌词,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游击队员们还那样乐观?在困难面前我们应如何对待?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同学们一致认为:只有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对待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困难,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这时,我们抓住时机,要求同学们努力学习,学好专业技能,将来自己去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通过深入浅出地渗透美育感受让学生获得更强的审美能力,获得对美的正确认识。
  
  (三)在欣赏中塑造美的形象
  
  音乐欣赏是由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就必须在感受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主动参与意识。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变化等音乐要素塑造美的艺术形象,创设和谐的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美的情操的。如在欣赏《与暴风雪搏斗》时,随着音乐旋律,首先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景象。接着,通过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中草原小姐妹不畏暴风雪,以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勇敢战胜困难的挺拔英姿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感受到中华儿女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伟大精神,也使学生受到一次集体主义的洗礼。
  音乐作品的美表现在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与和声美等。我认为只要经过长期音乐审美的训练,这些音乐的美就能以强烈的力量沁入学生心灵深处,就会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就能把更多的学生引入美妙的音乐殿堂,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的智慧,净化他们的心灵。
  
  (四)引进器乐教学,用实践表现美
  
  “器乐教学”的兴起,势必形成一个音乐素质教育的网络体系,也极大丰富了音乐教学,它使音乐教育质量和学生音乐素质更快提高成为可能。“器乐进课堂”更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双边或多边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器乐教学更能训练学生灵敏的听觉、良好的节奏感与乐感,更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把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观表现地淋漓尽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在学习手风琴曲《赛马》时,我先用快速奔放的节奏演奏了一遍,让学生感受赛马场上那种紧张热烈的场面,以及奔跑中的马的形象,通过节奏的快慢、旋律的变化、力度的强弱,感受乐曲的主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动作、表情及各类表现手段正确地把乐曲表演出来。这种练习不仅使学生知、技、情、趣得到了统一,而且将更有效地指导自己今后的音乐实践。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动用所学过的各种知识辨别真伪、善恶与美丑,才能产生对平庸低俗音乐的免疫力,以美的标准来规范自己,达到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心理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王次炤.音乐美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周小燕.声乐基础[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