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浅谈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作者:汪 兰




  [摘要]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舞台上,由于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不足或者不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英语,以至于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本文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定义,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类别及日常生活中注意的对策做探讨,以便更好地增进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学 语用失误
  
  (一)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中国申奥成功,中国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许多西方人来中国旅游或工作,同时也有很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到其它国家学习和交流,这就要求更多的人能够很好地用英语与世界进行交流。由于文化的不同,当我们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时,有时会产生一些误解,甚至无意间伤害了他们。我们对别人的大多数误解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听清楚他们所说的话,或是不能正确分析他们的语句,交谈过程中一个更为重要的难处在于——我们经常误解说话人的意图。
  
  (二)语用原则和语用失误的关系
  
  传统的语用学研究将指示语、言语行为、会话含意理论、预设以及会话结构等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语用学家十分注重研究说话者的“意图”(intension)和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的区分。语用学家认为,人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谈话双方要想利用语言来表达、实现自己的意图,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语用原则。首先,谈话双方必须要遵守交际原则。其次,谈话双方还必须得遵守“合作原则”。最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还要遵循礼貌原则。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语用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了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或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等。
  
  (三)语用失误的分类
  
  英语语言学家托马斯(Jenny Thomas)在1983年发表了《跨文化语用失误》,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定义分类。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
  1.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与语言本身有关,是指所讲的习得语不符合这种语言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不合适的表达方式,或者不懂得习得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言习惯直接套入习得语中去。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可以细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的语用——语言失误是指说话人措辞不当,或使用了歧义词语,使听话人误解了说话人在特定条件下的话语意义和所指范围。例如,学生请求老师允许自己延期交作业,对老师说:“Sorry,I haven’t finished it yet. Could you wait for a while?”由于措辞不当(wait for a while),学生似乎是请求老师稍候一两分钟,以便写完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子,或者补写上自己的名字,但他实际上是请求老师将交作业的最后期限延缓一两天,正确的说法应该是“extend the deadline a few days”。第二层面的语用——语言失误是指听话人误解了说话人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或说话人话语中的“言外之意”没有表达清楚。比如,在课堂上老师问:“Who would lik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 George ?”George 回答老师:“No ,I wouldn’t. ”老师问题的“言外之意”是请George 来回答问题,但是George将老师的请求误解为“询问”等等。
  2.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如果说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是由于语言障碍而导致的,那么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则更多是属于谈话双方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社交准则差异。首先,社交——语用失误多出现在谈话的一方不是使用母语的情况下,谈话双方对口语交际的语用原则理解不同,从而影响说话的分寸。例如,Smith 博士为中国学生做了一场有关“城市与建筑”的精彩报告后,一名中国学生说:“Dr. Smith , Your speech is so wonderful that I’d like to listen to you for another two hours . ”在这里,中国学生遵循礼貌原则,意在称赞Smith 博士的报告,可这句话在英语本族人听来却言过其实,违反了谈话中合作原则的“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 。Smith 博士很可能会觉得很尴尬,误以为学生是在讽刺他的报告冗长乏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通常说: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talk this morning , Dr. Brown. ” 其次,社交——语用失误还表现在不注意谈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对熟人或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使用了过于礼貌的表达方式,或者对陌生人、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使用了过于随便的表达方式。例如在熟悉的同学之间,这位学生的这种过于礼貌的表达方式就有些欠妥,某位学生在向同学借东西时说:“Could you please be kind enough to lend it to me?” 可以改为: “May I borrow it, please? ”这样既能体现交际原则,也能体现“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同时也兼顾了“礼貌原则”。
  
  (四)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浅析
  
  1.汉英词语一一对应,忽视了两者间的差别。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人在交际时喜欢用“当然”来回答一些问题,在同外国人交往时,“of course”意味着“这明摆着的,还用问吗?”听者会很不乐意——“你什么意思,觉得我愚蠢吗?”此类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致的理解差异时常发生。汉语里修饰语使用得较多,例如:胜利完成、热烈拥护、严肃处理、认真贯彻等。但表达时,汉语中的修饰词不一定统统照译,而应仔细推敲,决定如何处理。英语表达中修饰词过多反而会显得装腔作势,原来想强调的反倒削弱了。此外,有些汉语语句中带有修饰语显得很自然,合乎汉语表达习惯,但要将之直接表达成英语,效果会适得其反。如“胜利召开”表达为successfully convened,会使人感到召开前遇到过不少困难,最后才得以开成,而说话者可能根本没有这种含义。在表达这种说法时,要考虑是否保留修饰语,如果用了反而歪曲原意,则应略去。
  2.忽视汉英差异,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生性谦虚慎言,倾向含蓄内敛。因此交流中喜爱用一些模糊词,如“也许”(maybe,probably)“差不多”(almost,nearly)等。但这类词语过滥会起反作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性格开放豪爽,说话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给人模棱两可、言不由衷的感觉。汉语表达的模糊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可能会导致交际失败。例如中国人爱说“我尽量去……”,译成英文是“I will do my best to……”这里汉语表达的模糊性具有其语言功能:一是出于策略考虑,有婉言谢绝之意,以便不伤害对方的面子;同时也是出于推诿责任的需要,万一不能完成任务,也有台阶可下。但西方人却把这种婉转的措辞误认为“我一定会尽量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之意”。
  3.“套话”表达忽视文化差异。由于汉英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不同,它们各有一套被各自读者理解,在特定语境中具备语用意义的习惯表达。这些习惯表达对其读者常常是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具体表现为一些深受文化影响的“套话”的使用。“家庭幸福”作为一种美好祝愿出现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开幕式上,通常是领导人表示祝福。但这几个字在英语里并不具备语用意义,英美人觉得在严肃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说这些未免可笑。因此,在表达时应适当调整为英语中具有语用意义的表达,如“I wish the conference a great success and wish you good health and …”。
  4.忽视文化和价值观念所导致的语用失误。对于特有的民族文化现象,如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特有的体制、流行语和典故等,需要采取一种补充解释性表述。如“具有三城五优的显著特点,成为中外朋友投资的理想宝地”,若按话语表面意思直译为three cities和five advantages,会给对方带来困惑,所以应进一步解释“三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新兴的工业城),“五优”(优越的环境、资源、服务、优惠的政策和待遇)。
  
  (五)减少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几点对策
  
  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用原则。作为外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不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即使学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交际效果仍然不会理想,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即语用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文化因素的导入。在导入语言技能的同时,导入文化因素的解析,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讲解英语的同时,帮助学生弄清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习语言必须要涉及文化,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学习都是不对的。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增强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大量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杂志、诗歌和小说,真正了解英汉的文化差异。
  4.加强语言实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美国语言学家Douglass Brown 说过“语言的最高境界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的交际功能。”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只有通过广泛的语言交流和实践才能准确地运用语言。多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 英语晚会”和“辩论会”等,多与外教接触交流,都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