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简析《故都的秋》的美学价值

作者:赵学勉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的散文。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
  
  (一)意境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用前人的这一标准来欣赏郁达夫的散文,不难看出,他的散文便属于“有境界”一类,这从《故都的秋》里也可领略到。当时的作者由于受到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威胁等原因,从上海移居杭州,从斗争的前线撤退到游玩山水、隐逸闲适的生活之间,思想苦闷,其内心世界自然也是以“清”、“静”、“悲凉”为主旋律的,因而,他便对合乎这种内心色调的北国之秋充满了感情,借助秋天的“清”、“静”、“悲凉”宣泄胸中的苦闷,并且达到了人和物的共鸣。正因为作者是用真情来描绘物体的,因而使得一切秋景都蒙上了作者沉郁的主观色彩,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全文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着力表现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一丝一丝”的日光,那满地的槐树“落蕊”,还有那“在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的蓝朵”,以及花下“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那“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以及它所发出的、作为“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残声”;那透着凉意、速来速去的秋雨,以及穿着秋衣的“都市闲人”在雨后话秋凉的感叹,分明从哀、忧、愁的角度渲染与点化出北国之秋的落寞、萧瑟与深沉。让读者看饱、尝透故都的“秋色”、“秋味”,将读者带进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优美意境之中。
  
  (二)画面美
  
  如果说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画,那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水墨画了,仿佛是借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动感。
  1.秋园小景。在北国,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来得更清,来得更静,来得更悲凉。那高挂的残月,纷飞的芦花,飘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合着潭拓寺那清越的钟声,更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这幅秋夜小景的色调是素淡的,组合在一起,展现出很强的立体感。整幅画,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尤其是那秋风里的钟声,隐隐约约,大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魅力。
  2.秋晨写生。月落下去了,东天漏出了几缕阳光。透过槐树叶底洒落下稀疏斑驳的影子,照在那缠绕着破墙壁的牵牛花上。人从那破屋里走出来,踏在那满地槐树的落蕊上,顿时平添了几分秋意。作者从高处写到低处,从物写到人,从眼中景写到心中景,使得整幅画浑然一体而又层次分明,尤其是那蓝的或紫的牵牛花,更是招惹人眼。看着它,在这秋意浓浓的早晨又怎能不生出几分凄凉呢?在这牵牛花底下那“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的确是这素雅的牵牛花的陪衬,使得这故都的秋味更浓,也更令人伤感。
  3.秋雨蒙蒙。随着一阵秋风吹过,秋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了”。这淅淅沥沥的秋雨忽地使人想起“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话来。这幅图画是变化着的,使人仿佛看到蝉那微微颤动的薄翅,仿佛感受到了那凉丝丝的雨滴。这幅秋雨蒙蒙图,作者侧重的不是色彩,而是声音和感觉。这在绘画史上倒是很独特的,就仿佛齐白石老人那幅“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名画,画面上仅有几只蝌蚪,留在人心里的却是那悠扬不绝的蛙声。
  4.秋意枣子图。这篇以素淡、凄冷为基调的散文为何著出这么红艳的一笔?等细细品过之后,便从中尝到了秋的真正滋味。枣子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一株的长大起来”,这其实是作者心中那股郁积了好久的力量的写照。枣子由淡绿到微黄,继而便是红艳艳,这红色是生命的象征,当这红艳艳的色彩涂抹在这整幅水墨画上时,凄冷中便透出一丝暖意,使人禁不住想起那“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句,使得整幅水墨在变化之中显示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
  
  (三)诗意美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读起来有很强的音乐感。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拓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四)语言美
  
  从开篇到结尾,这里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在选择词语的搭配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信手拈来的,平凡极了;可是它们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似的。如描绘北国的秋天时,不用多说,只“清”、“静”、“悲凉”就足以淋漓尽致地写出秋天的韵味,更何况作者赋予了“秋”以味道。“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要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一个“尝”字便将作者那满盛秋天的情怀畅快地洒露出来。说在南国的秋天里,“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其中的“味”、“色”、“意境”、“姿态”自然不必论,单单是那个“饱”字便可以看出对南国秋天的失望,综观全篇,运用精当之词不少,但细细品来,唯独从“味”、“尝”、“饱”中可以看出,郁达夫在故都赏秋,不仅是用眼看,还用嘴尝,用心尝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眼里不单单具有色彩,更为重要的还是故都的秋那特有的味道和韵律。“一语天然万古新,去掉豪华见纯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调饰。”用这些话概括《故都的秋》的语言美,是再恰当不过的。
  这篇散文让读者品味到的是一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滋味,创造出生动和谐和优美的秋的意境,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