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常 静 韩飞雪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亿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当前我国农民自身素质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民素质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新农村 农民素质
  
  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立足农村实际,从全局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广大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失去坚定的保障和依托。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农民素质与过去比有了一定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受教育年限少,文化水平较低。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近8亿农民中,有4.8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这样一个较低的文化素质,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问题。
  第二,思想观念较陈旧。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正在因地制宜的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但仍有一些农民固守单一的种植结构,固守传统的耕作方式,科技种田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农村中的一些陈规陋习也很难在短期内消除。
  第三,法制观念淡漠,民主管理意识较低。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地区能反映出来农民法律观念仍较淡漠,存在不学法、不用法、不守法的现象,头脑中没有正确指导自身行为的法律准则,直接影响农村法制建设。同时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也较薄,表现出来的热情不高。
  第四,环保意识较淡漠。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农民依然沿袭千百年的生活方式。取暖、燃料的问题,对周边植被和环境无止境的使用、索取、污染已造成了部分地区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特别是在西北地区,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庞大的数字,对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上述问题的存在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受影响。如今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农业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我国农民素质较低,有的对新技术抱有怀疑观望的态度,使得新技术推广速度较慢,有的农民能够接受新技术,但缺乏消化吸收的能力,使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过程较长。
  其次,阻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好,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农村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建设,其重点是提高人的素质。部分农民素质低,在工作劳动之余的娱乐活动多为喝酒、打麻将,缺少良好的社会风气。
  再次,阻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有效途径,其特征是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还是销售者,都要以市场为导向安排各自的活动,采用现代优良品种和现代技术设备,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个过程,依赖高素质的农民。我国农民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缺乏市场意识,没有预测市场态势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能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农产品的生产中存在盲目从众心理,这样总是滞后于市场的发展要求,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没有销路。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新农村的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业务精的新型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是根本,要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有报道曾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增加9%。因此,加大教育投入,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同时,要特别注意贫困的家庭,政府要用多种方式来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确保适龄儿童能上学;利用广播、电视等途径开设不同层次课程,鼓励农村青年自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为提高农民素质创造条件。
  2.加强科技宣传和培训。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使农民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在职培训。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一大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人才,从生产环节到组织、供销、信息、加工、运输等各环节,都需要应用型、创新型的骨干力量。所以一定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适应社会变革的发展,使广大农民能自觉抵制来自封建意识、小农经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形形色色的不良风气的侵袭。只有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相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形成。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和民主参与意识,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广大的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这一群体素质的提高,必将使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优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M].2006.
  [2]苟颖萍.试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素质[J].开发研究,2003,(6).
  [3]杨建永.提高农民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农村.农业.农民,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