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论民俗学的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关系

作者:陈建军




  民俗学的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民俗,指民间的风俗习惯,在民间创造又在民间传存,包括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喜庆、信仰、风时风格、占卜星相等,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意识生活,又是物质生活,处于中介层次。
  民俗学产生于16世纪中期的英国,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到现在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民俗学主要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生活的习俗,如村落、饮食习惯等;第二,社会生活方面的习,如家庭和家庭形式、社会团体组织、社会的交际、人生义务、风时风俗;第三,精神生活习俗,如地方的宗教、民间的信仰,包括祭祀。其目的是对这引起文化现象的了解,来解释历史和解释现实。
  民俗学工作者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得的大量材料对于史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些材料不是古代的遗址、遗物,而是各个具体民俗的现状,是古代社会的活体,是“活的化石”。这些材料有助于扩大史学研究的范围,丰富史学研究的内容,提高史学研究的科学水平。如我国民俗学者和史学研究者在云南纳西族调查发现的“走婚制”情况,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风俗情节的材料——古老的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它补充了古文献资料从未记录或记载不祥、不完善的地方,它还丰富了中国通史的内容。因此,民族学研究的“走婚制”对我国史学界研究原始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用研究民俗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现象的一个例子,同时也是用历史研究的成果来比较现实风情习俗来推测历史的发展过程。
  通过民俗文化的了解,可以解释社会、解释历史。在历史研究中,可以用民俗学研究成果解释历史现象。例如湖南农村有些地方把举行婚礼的这一天叫做“过门”。过门当天新娘子由两个小姑娘挽着手,并用鞭炮迎入洞房时,不是像平时一样单足跨入门槛,而要双脚踩在新房的门槛上,再双脚跳入洞房。为什么人们会把婚礼叫作“过门”,并且新娘子要双脚踩在新房的门槛上呢?这是有些缘故的:第一,这是表示新娘子正式进入婆家,成为婆家的一名正式成员;第二,在封建社会里,妇女不但要受封建制度的压迫,而且要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这表示女子出嫁后不但要敬奉公婆侍候丈夫,而且还要礼让家中的妯娌小姑小叔,这样一来,新媳妇做事得处处小心谨慎,事事留意,稍有不慎,就会招来奚落和指责。第三,女子为了防止上述意外发生,不愿受屈。就在进洞房时双脚踩在门槛上,寓意一进门就把婆家的一切挑剔都踩在脚下。因此,这个习俗流传至今。这种风俗,对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时期妇女在封建家庭中的地位之低下,受“三纲五常”束缚之深重。同时也反映了妇女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心理。
  又如,现在农村中有的人家还有这样一种传统习俗,就是新娘进入婆家一个月后,新娘的娘家在茶叶中放一块石头送给婆家,叫做“送满月茶”。这表示娘家很不放心,寓意告诉婆家女儿是“一块石头打落沉了”,生是你婆家的人,死是你婆家的魂,并诉训女儿如何在婆家守规、敬老、扶幼、贞节。这种风俗习惯对研究封建时期的婚姻观念有着重要意义。封建妇女为什么把脚缠起来,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解释,因为,当时妇女们只是男人生儿育女的“机器”,忠实顺从的奴仆,根本不需要她们走出家庭,让她们整天围着锅台转。这说明民俗问题对研究社会制度,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历史研究需要民俗学的帮助,不仅在资料上的帮助,而且民俗学的调查方法和经验也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历史学在利用这些民俗资料时,要作慎重的选择和分析,因为风俗习惯是在发展变化的,既有传承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如果用变异的习俗来推测历史就会出现错误,用现实风俗习惯来推测历史现象,也仅仅是一种推测,是从解释的角度出发,不一定完全正确的。
  民俗学可以助史、证史,但民俗学的研究也不能离开史学。民俗学工作者研究民俗的起源、发展过程与发展阶段,一定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和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这说明历史研究与民俗学研究之间有着互助、互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