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探析

作者:夏继军




  [摘要]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而言,课程标准是提高和保障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将高职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切入点。本文对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相关问题做了初步探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步骤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近10年有了较大的发展,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建立还比较欠缺。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已明确提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可见,建立课程标准,是高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
  
  (一)课程标准的概念
  
  何谓课程标准,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解释为:“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文件。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写教材的基本要求。”我国自1912年公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约40年。1952年,在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称前者为“教学计划”,后者为“教学大纲”。近几年,在基础教育中恢复使用“课程标准”,在高等教育中,改称为“教学基本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主要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为重点,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标准。它是对学生经过高等职业教育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其重点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二)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必要性
  
  1.建立课程标准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切入点。目前,诸如“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还很混乱,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难以在实践中落实推广,课程难以规范,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等。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系统地评价课程改革的标准,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可以作为评价课程改革的主要参考标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课程标准的需求已经显现出来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达到了一定深度,课程改革的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经验,现在已经是全面推进改革的时候了。因此,课程标准的研制具有了实质性意义,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实现课程改革整体性突破的切入点。
  2.建立课程标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职业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为主要目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导致了职业教育的需求层次及相关技术技能要求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区,由于职业教育生源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也难于用一个硬性的、统一的标准来要求。相对而言,课程标准突出的是基本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而且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不同地区、不同生源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灵活设置课程容量、教学进程等。
  3.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以往的教学大纲主要是给教师用的,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而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是既给教师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它为教学双方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它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的知识、能力、技能的范围和深度以及结构体系、课程评价标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考核方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是规范课程,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4.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目前,符合高职教育特性的教材还不多,大家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课程标准给出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和实施建议等,也包含了教材编写的深度与广度。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两者相互依存。教材要根据课程标准选编和组织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与技能体系的资料。教材的编写,需要在认真领会并执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进行。
  5.课程标准是学校与企业相融合的纽带。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不只是以学生成绩来衡量,更重要的是以学生在劳动中被社会认可的程度来衡量。社会标准、企业标准才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质量的依据。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应是依据社会、企业要求,由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制定,这才是教育标准与企业标准的融合。技术与技能标准以企业标准为主,并且把课程考核与执业证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三)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构成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前言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概括地阐明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出了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课程目标提出了课程的总体方向,并用直观的语言描述了对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明确提出学生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课程的主要目标;内容标准详细地列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分组目标。作为职业教育,要突出技能目标。教学内容可以以项目为载体,采取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内容溶入任务完成过程中。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在实施中得以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实施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课程的评价、教材的选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和考核都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四)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步骤
  
  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步骤:第一,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出发点,找准专业的核心能力;第二,根据课程承担培养某种核心能力或核心能力的某一部分,确定课程的定位、任务与目标;第三,依据课程的定位、任务与目标和针对核心能力,确定本门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技能点和素质要求;第四,将已确定的知识点、能力点、技能点和素质要求按照科学合理的分类及顺序构建课程和课程体系;第五,落实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细则;第六,建立考核知识、能力、技能与素质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提出学生学业评价的考核方法。考核指标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进行程度描述,指明应获得的执业证书的种类和等级。整个过程需要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让社会、行业和企业广泛参与,特别是培养目标、核心能力的确定要充分采纳行业和企业的意见,不能闭门造车。
  
  (五)高职院校和教师在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是课程标准制定的主体,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政府、行业、高职教育实施机构、高职教育的对象等各个方面统一协调配合。但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不断改革和变化的时期。目前,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由国家统一制定,由学校负责实施,绝大多数课程标准是需要由高职院校自行制定并负责实施的。这为将来形成全国统一的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尽快启动课程标准工程。课程标准的有无以及质量的高低,将成为评判高职院校未来竞争力强弱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既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制定者,又是课程标准的实施者。所以课程标准制定的质量高低,制定出的课程标准能否顺利实施,教师是关键。对于长期使用教学大纲的教师来说,要适应课程标准要求将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作为制定和实施课程标准的教师,第一,要转变观念,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第二,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知识,理解课程标准内涵,明确课程标准基本框架和内容,掌握课程标准制定技巧;第三,在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和途径,不断完善课程标准的内涵建设。
  
  (六)建立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课程标准应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讲授一门门课程来实现的,课程标准必须充分反映教育目标,与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相一致。如课程标准脱离了培养目标,也就失去了意义。
  2.应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是新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因此,课程标准不能只规定知识和能力标准,而应将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融入相应的素质教育内容以及应该达到的具体要求。
  3.课程标准应该是合格标准,而不是选拔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不应过分强调选拔与淘汰,而应强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课程标准应理解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应有一定弹性。为学生提出一个基本能达到的学习要求,使其在个性上能得到一定张扬。
  4.课程标准应面向未来。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及其技术技能结构,应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深化。适应未来的课程,必定是综合考虑现在和未来需要的课程,是把发展潜在能力与获得技能结合在一起,体现行业主流技术、核心技术,介绍行业的先进技术、未来技术的课程。
  总之,课程标准既是高职院校内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石,是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又是高职院校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论据。制定高职教育课程标准,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高职教育提供科学、规范的课程教学依据,以增强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水平,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戴娟萍.高职教育也需要强化课程标准[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2]刘春生.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