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与时俱进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

作者:胡玉珠




  [摘 要]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研讨的问题。对紧扣时代脉搏的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发挥,首先要从理论上探讨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基本内容及其发挥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其次,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应用于教学教育实践中。
  [关键词]与时俱进 学科功能 德育 智育 职业素质
  
  学科功能,即该学科在学校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是什么?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这些都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研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改革开放近三十周年之际,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矛盾也不断凸现,时代的发展对紧扣时代脉搏的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将结合笔者在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及其发挥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基本内容及内在联系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包括德育和智育两个方面。其一,德育功能包括政治功能和品格教育。政治功
  能: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解放思想,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品格教育: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树立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成败得失,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其二,智育功能就是文化教育。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政治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的首要功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淡化了政治功能,必然使思想政治课的品格教育、文化教育步入歧途,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从根本上违背我国的教育方针。品格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学科功能。思想政治课品格教育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将来事业的成就。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格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品格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也愈来愈突出。文化教育是一项最基本的学科功能,也是思想政治课政治、品格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削弱了文化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只能成为空洞无物的说教,不能说服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品格教育也就必然会被架空。
  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与智育功能是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分割,不能偏废。智育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功能,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德育具有提高觉悟,指导行为的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部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把德育寓于智育教学中,在完成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发挥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教师必须坚持启发性、民主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具体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联系祖国建设、社会生活、时事政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生活等实际,把讲授基本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发挥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实践和体会
  
  掌握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将结合《哲学》的教学实例来谈谈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发挥。
  例如,讲授“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首先,要学生思考两组问题。第一组联系新课内容提出:①认识来源于何处?目的何在?如何发展?②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第二组联系学生学过的“一国两制”的知识提出:①“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目的何在?它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关系如何?②“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情况如何?这说明什么问题?还要求学生思考两组问题的联系,用设疑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辅以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一些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小组研讨,找寻问题的答案。最后,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教师做系统的归纳:首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表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其次,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的实践包括: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祖国,在“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下,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稳步发展,特别是经济连年快速发展的成果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文化、体育、新闻、学术交流日益增强,中国国民党的大陆“缅怀之旅”、“和平之旅”、“融冰之旅”……以及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的自信与务实和善意与诚意,更是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的进程。这表明: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再次,“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这表明:认识在实践中发展。
  通过设疑、诱导、研讨、归纳,学生理解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掌握了书本的理论知识,并能以此为指导,明白各门学科的书本知识来源于实践,掌握知识是为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因而明确了学习目的,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为将来的求职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又能更深刻地理解“一国两制”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发展的科学构想,从而坚定了统一祖国的信心,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又如,阐释“质量互变规律”。首先,要结合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表达过的思想和格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其次,要结合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来分析,如“抗日持久战”和“经济建设的战略步骤”等。再次,要结合时政,把时事新闻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面对今年的大雪和地震等天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每人捐出一元钱,就有十三亿元支持灾区的同胞重建家园;每人捐出少许热血,就有许多生命得以延续。最后,更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以具体事例来说明:要提高道德修养,必须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从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形成职业能力,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当今知识创新的时代,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被迅猛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要身心健康,除了依靠持之以恒的锻炼,还要时时心存感恩,明白生命过程就是一个人与环境的调适过程,努力使自己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小小的和谐音符。这样,学生既能掌握质量互变规律,并能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日常生活中,不因“恶小而为之”,也不因“善小而不为”,防微杜渐,把握分寸,面对挫折不气馁,使自己学有所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德育课程,又是一门智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在坚持德育为首的前提下,要努力把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既要通过课堂的文化知识传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又要做到“寓理于事”,在讲德育大道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新鲜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只有把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实现知识的吸收、能力的转化、觉悟的提高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精神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