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论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侍 霞




  [摘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改进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引入质量控制,提高学生实验水平;加强课堂组织辅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对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分析化学人才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分析化学 实验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历史使命,它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第一线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地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相对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职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根据高职学校培养目标和高职生的特点,探讨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措施,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是现代分析化学教学中的重点。笔者在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总结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改进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高职的培养要求,以理论为先导,对实验内容作了如下的改进。
  1.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不可忽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分析化学实验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操作,形成良好习惯。例如称量、容量器皿的洗涤、滴定管的使用;移液管移液、容量瓶的使用等。为了使训练效果更好,实验前先放录像资料,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再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操作程序,掌握操作技能,
  2.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分析化学的实验,“量”也是老师指导的重点。学生按基本程序操作,但由于没有准确的“量”的概念,即对什么应该准确操作、什么时候应近似操作心中无数,造成实验费时费力,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事实上,“量”是有规律可循的。
  (1)称量物体和量取液体。称量时,要准确读0.1g可用台称,准确称量基准物;待测物时,要用分析天平,准确度要求在0.0001g,讲究称准;量取液体时,可使用量筒或量杯粗略量地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若需准确量提取或移取溶液,可使用移液管、吸量管或滴定管。另外,也可以对称量药品或量取液体“量”的准确度做出判断。如:0.12~0.15g邻苯二钾酸氢钾,就需要分析天平来完成;量取10ml水或10ml0.lmo/lLHCI溶液,用量筒量取即可;若要准确移取25.00ml0.lmol/LHCI溶液,则一定要用移液管移取。
  (2)配制溶液。如配制0.1mol/L的NaOH等溶液,不需要十分准确。配制基准物质要准确,要用分析天平称量,溶于水中,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分析化学实验的称量、配制、量取等,都会遇到“量”的处理问题,若有准确“量”的概念,可以大大节约实验时间,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入质量控制,提高学生实验水平
  
  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要侧重实践教学,可开设随堂实验、专题实验课,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开设的化学分析实验主要有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及重量法等,通过大量实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探究实验、验证化学理论。化学分析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实施化学分析实验质量控制,将会明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化学分析实验的质量控制是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控制及学生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目的是促进学生较好地完成实验,即把实验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实验结果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保证所测数据质量,提高学生实验水平。
  
  (三)加强组织辅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验中,教师要巡回辅导,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及操作规程,注意观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具体做法有四个方面:①指导学生正确刷洗和使用仪器,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②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调控实验进程。③指导学生准确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记录要简明扼要。④指导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预习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实验前写预习报告,实验后写实验报告,并布置适量的思考题。
  2.当堂交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验结果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当堂上交实验报告,对不符合要求的实验,要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并补做实验。
  3.开展操作技能竞赛。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竞赛,提高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郎志正.质量管理及其技术和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
  [2]王斗文.分析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要求[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马红岩.化学分析实验室日常测试结果的质量控制[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