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解读新形势下中职历史课的教与学

作者:刘志明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职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在中职历史课教学中,有很多地方还需要不断改进,如课程的整合、课时不一致、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针对此现状,在中职历史课教与学中应该如何进行,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形势 中职历史 教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课程改革大潮影响下,中职历史课教学也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一门借古鉴今,长知识、增活力、练思维、积经验的教育学科。以下是本人在新形势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中职历史教与学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也是对中职历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探究。
  
  (一)中职历史教育的性质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社会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所提出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它是职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职业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同时,也是确定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行动指南。正是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才赋予了中职历史教学特殊的性质,它不但具有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属性,同时又具有其自身发展特有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可塑性。
  1.独立性。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得不到有效的重视,故此,发展缓慢。但在缓慢的发展过程中,中职历史课教学却有它独特的一面,如中职历史教学用书,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才系统地编订,但它却能以历史发展的主线为依托,逐渐融入职业教育的因素,摈弃了一般中学历史教学只重点讲述政治、经济部分历史的缺陷,而着重讲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科技、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文化成就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正是中职生最为需要的营养成分。
  中职生大多数基础较为薄弱,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当他们迈出第一步时,就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给予他们茁壮成长的养料,正是鼓励和帮助,培养自信、自强。 通过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的渲染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熏陶,使学生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法,明辨是非黑白的能力,使自己能成为将来驾驭历史发展方向的舵手。
  2.选择性(可持续发展性)。忘记过去等于背叛。在我国有些地方为了应试,把历史教学的一些必修的内容、课程都删除掉,目的就是为主要科目赢得更多时间应试,这真是本末倒置的可悲。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个国家,个人都不应该忘记历史,而历史课教学要担负起这个重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不管是中学生,还是中职生,或者是小学生,他们都必须选择接受历史教育。如在中职的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哪个专业,哪个年级都同样适用,它不受场地的限制,不受时空的约束,爱国主义教育适用于任何个体。这是历史的可持续发展性。
  3.可塑性。在中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决定了不同专业的历史教育的学习内容不尽相同,这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教学的前提下,具有不同的历史教学特质和效果。如新的专业设置,就有新的专业发展史,历史课教学就应不断补充完善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中职历史学习对象的确立和内容的选择
  
  职业教育是按照社会分工的不同,根据社会需求而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一定发展方向的技术人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设置了不同的专业,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各种专业的实际需要,对历史课的要求都不同。因此,课时的安排以及授课内容也不尽一致,这也是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通病,仍需不断地完善。
  鉴于此种情况,本人认为,中职的历史课教学,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对历史学习对象的确立和学习内容进行裁剪等方面可作灵活的选择与设置。
  1.传统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历史教学要各取所需,因材施教。例如在职业学校中,幼儿教育和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可谓是老牌的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可能是幼师、导游,因此,可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由于幼师将来面对的是幼儿,因此她们掌握的内容就不要求太深奥,只要求掌握一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内容就行了;而导游在学习的内容方面,历史知识专业性较强,偏重于古代史,文物古迹、著名景点等方面的内容就要增强。这就是在中职历史教育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对象的确立和内容选择的各取所需和因材施教。
  2.新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行业应运而生,中等职业学校也相应设立了一些新专业,如随着交通运输、空港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汽修、电子商务等专业的设立,房地产的发展促成了物业管理专业的诞生等。
  对于这些新兴专业的诞生,在历史学习内容方面就不尽适宜传统的历史教科书,更应选择偏重于专业历史的发展内容。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就应选择《汽车发展史》、《汽车史话》、《汽车文化》等内容的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多学习《中国古代服饰史》等方面的内容。
  
  (三)中职历史教学任务的灵活性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技术人才。传统历史教育学具有三大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智育(历史基础知识、历史认识能力、历史学科基本技能);德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美育(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为社会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现今中职的历史课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更具灵活性,改变了传统的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死记硬背,使学生只知其历史而不知其有何用的局面。中职历史教学具有的独立性、可持续性和可塑性,突出了历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内容裁剪的弹性,使得中职的历史教学更具灵活性,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使讲授的内容更贴切、更实用,使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更容易融于课堂,教师讲述更加生动,学生学习历史更有兴趣,达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应达到的效果和起到的作用。教学任务的灵活性,也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历史中,达到了真正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不是应试教育。
  1.知史。知史就是让学生知道历史,了解历史。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明,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开阔自己的视野,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懂史。懂史就是把历史读懂,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培养自己明辨是非的辨别能力,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方法去看问题,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及一些历史人物的能力。如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李鸿章、曾国藩等历史人物的评价等,过去没有考虑他们的阶级立场,说他们是卖国贼,而现阶段,则是通过对他们的出身、背景、个人修养、阶级立场,通过他们的一些治家、治国的哲理等对社会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综合地、中肯地评价。
  3.用史。用史就是运用历史,把历史读活。“历史是实际经验的积累,可以在人们完善其本身的努力中展示何者应为,何者当戒。”我们不死记硬背历史,而是利用历史知识的哲理,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吸取前车之鉴,以前人的经验,改善我们的学习方法,培养我们乐于进取的工作能力,提升我们的艺术品位,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历史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要让学生多读、多练、多记、多考,而现在中职的历史教学则更具人性化,更加重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发展和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其学习主体地位。
  不过,目前中职历史课评价标准不统一,也没有明文规定,因此,在中职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中,我们更不能以一次半次的考试成绩就作为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评定,而应该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其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认识、理解、表达、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如对历史的考察、参观、调查、讨论、演讲,对历史故事的复述、演绎历史剧、舞台剧、制作与历史有关的手工活动、知识竞赛、撰写历史小论文等都可以纳入历史成绩评价体系。这样能让学生把各方面的能力表达出来、释放出来,培养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使其能健康成长、发展,感悟自身存在的价值,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中职历史课的教与学还处于不断地探索发展中,对于一些标准体系还需不断地深化和完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真正地采取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才能真正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将正确的政策、法规领悟、渗透,真正落到实处,历史的巨轮才会向前滚动,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家祥,李清昆,李士坤.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8(1):9~13.
  [2]金相成.历史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1(1):34~41.
  [3](捷克).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1).
  [4]王赓武.历史的功能[J].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11):2~3.
  [5]傅建增.传统与超越[J].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7(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