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浅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选择

作者:丁兆峰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除了从书本上学得之外,更多还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环境。其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耳濡目染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因此,研究和探讨教学语言,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语言主要是指课堂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以口语为主,多种语言形式互相配合、综合运用的语言系统。结构主义语言学者认为语言有两种表述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一般地说,普通日常语言侧重运用语言的指称功能,如我们所说的字词的字典意义。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则侧重于表现功能,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花、鸟已不只是现实中的花、鸟,它们在作者的情感浸染下,负担了比现实更多的意义。
  语言的不同表述功能,对传达不同的语言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它也为生活中语言的运用提供了选择的可能。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是语言,不同的学科,其教学语言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培根说,“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这里我们如把诗歌看作是数学相对的广义语文,那么这句话形象也说明了语文与数学是两门各具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学科,正是语文这种“巧慧”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中要更注重语言的表现功能,在语言表达中更多地选择表现性语言。
  第一,从教学目标看,教学语言的基调应服从于教学目标的规定。语文教学语言的选择,同样离不开语文教学目标的规定。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应划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认知领域;一是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为目标的情感领域。由此也相应确定了语文的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就语言教学来看,指称性语言和表现性语言各有所长,不可互代。系统的语文知识学习,对语言研究归纳、比较分析等方面来说,指称性语言较为合适,它表意清晰、概念明白、逻辑严密。从具体的思想情感教育,审美情趣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培养等方面看,表现性语言更加生动,它情感丰富,形象具体,含蓄蕴藉。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片面地看重认知目标,强调语文的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其结果,表现性语言日趋淡化;有的教师甚至用语言的字典意义来取代课文的情感分析,使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千篇一律,枯燥无味。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主义学科,其教学目的是启迪心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认知和情感相结合的目标中,二者虽是相互依存,但情感却是认知的催化剂。因此,语文教学各知识点的切入,只有在情感的导向下其效果才会更佳。这种导向作为教学语言来说,表现性语言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因为这种语言是“人的心灵之所属,不是逻辑的,而是词和修辞的表达”。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启动学生的真情,教者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
  第二,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教学语言的依据主要是课本。就现行中学教材的内容来看,可粗略地划分为文学与非文学两大类课文,其比例几乎是7:3。这个比例足以说明语文教学语言应大量地向表现性语言倾斜。
  文学类课文主要是大量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作家创造出来作用于人的感知和情感的艺术品。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了作家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对事物的一种独特的感受与评价。因此,我们的教学语言就不能撇开文学语言的特点,而按现实生活的逻辑去逐词逐字地讲解。否则就会把一个和谐的艺术意境弄得支离破碎。
  语文教材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对学生在陶冶性灵、培养审美情趣和美好的道德情操的目标上却是一致的。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注重了对表现性语言的分析和表达,就能使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统一起来。
  第三,从语文教学目的来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吕叔湘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就语言的两种功能而言,指称性语言重在语言的认知方面,其理性成分多,较为抽象,很难引起人们的情感体验。我们无意否认指称性语言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作用,但从中小学生语言学习实际来看,表现性语言对于这种能力培养来得更直接、更实在一些,它侧重于语言的感受方面,并通过情感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因此它不仅有所“知”,而且还有所“感”。初学语言者可以通过语感来获得语言。
  表现性语言还具有表情达意、生动形象等特点,它有利于对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通过语感达到对语言的学习和吸收。特别是当用指称性语言难以表达意境的时候,用表现性语言来表达,人们就能获得理解。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总之,语文教学中语言的选择,既是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思考,也是对语文学科教学性质的具体把握。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重视对语文教学语言的选择是语文教学特点之所需。老舍先生说得好:“我们是语言的运用者,要想办法把话说好,不光要注意‘说什么’,而且要注意‘怎么说’。”语文教学是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而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选择,也就是这一思考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