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陈时芳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问题 解决办法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偏重人文内容。大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散文、小说、戏剧。诗歌是最具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感的文学形式,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都是文化、美学、道德、情感等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想主义作品。即便是诗歌以外的散文、小说等作品,也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较高层次的文学修养上。这在拓展学生视野、汲取有益人生的养料、提高综合素养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忽视了大学语文课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目标。语文素质不但包括文学素养,还包括语言文学知识和相应的表达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指以传授型方式授课,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教材的研究上,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识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被动行为,学习潜能得不到充分的释放,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依旧延续传统的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本、轻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开拓意识和应变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吸纳接受能力被强化,主观性、能动性逐渐弱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教师的任务、作用作出了简洁的概括。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也说过,“大学之大,非谓大楼之大,而谓大师之大也。”教师对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成材,对一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科研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大学语文的教师在中文系的队伍里算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不能很好地结合。在强调科研结果的形势下,这些教师总体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大学语文课程不断地受到其他课程的挤压,竞争力也在不断地减弱,现任教师转岗现象也时有发生,少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教师往往出于一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良知。而且学校常常把此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安排给经验少、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去完成,承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总体力量逐渐减弱,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
4.教学效果评估方式不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估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题型与中学考试题型相近似,如古文今译、问答与作文等题型。对于即将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专科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内容则紧密结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等未纳入评价范围。这些评价内容与学生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去甚远。再次,从评价结果上看,考试分数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差较大。为了学生就业时体面一些,只要修习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较好的分数,但其语文知识、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并不明显。
(二)针对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立国立人的依靠。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母语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我们应该把这样的敏锐意识及时传达给学生,把语文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教育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这些都是中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层次问题,也应该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重新进行教材能力的编写,注重人文教育。现在大学语文教育的缺失,实际上是结构性的缺失。目前急需一种科学的课本,能从“精神成人”的高度来满足大学生的人文渴求。一个学生从18岁跻身高等学府,到22岁本科毕业,其生命短暂的“灵魂发育”季节,必须要有更多 “精神营养”的教程来满足成长的需要。而现在的大学更像是“职业培训所”,家长们关心的也只是孩子的身体发育,其精神发育却被忽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大学语文教材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蕴涵真正的人文教育。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帮助学生梳理中小学所学的文学知识,了解中国文学的简单架构,将新老知识系统化;二是传播中华人文精神,使大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三是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不迷信书本和老师,敢于独立思考;四是方便自学,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最终要做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五是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不选空洞说教的文章,应选优秀的文学精品;六是要具有开放性,要把外国经典文学名著列入其中,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大学语文教师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经常开设教学方法讲座,互相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共同提高;聘请校内外在教学上成绩突出、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观摩教学,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学思路,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品德素养,注重用理想、信念、情感、意志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品格。一代宗师鲁迅先生在引导学生反封建的同时,自己就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战士;朱自清不但是教育家,也是文学家,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但使教学深入学生内心,也为学生追求理想、思考人生创造了条件。
第三,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大学语文教师要改变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并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为培养创造性人才作贡献。
4.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为了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编选具备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教材,并要求教师运用开放性、多元化的思维观、“浅化”与“深化”相结合的思想,驾驭教材,充分发挥创造性,教学精讲与泛读相结合,搞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课外终身自学相结合的学习观。具体要做到:
(1)转换教学主体。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围绕教师转,结果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老师尽量不去讲学生能讲的内容,尽量以“点拨”代替满堂灌,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讲得少了、精了,难度反而大了,教材许多难懂之处,学生主动提问,大大提高了对老师的要求。
(2)优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学设备,保证拥有一套齐全的多媒体设备,大量的教学光盘和优秀的教学课件,满足正常的多媒体教室教学。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制课件,以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贴近学术前沿。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很快,当代文坛更是波谲云诡。而教材长年一贯制,且主编及编著者为自己学识及阅历所限,课本局部偏离学术前沿是必然的。这要求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关心文学研究动态,及时把自己和同人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补充到教学中去。
5.改革考查办法,促进良性循环。考查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学业成绩作出科学判断。学校和教师要根据考试大纲和实际情况,创建一套健全的评价、考查体系,并事先告知学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考查办法要力求作到全面、科学、客观、公正,应采取平时考查、期中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考查面要广,既要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又要考查学生能力的发展;既要考查学生的阅读面,又要考查学生的写作量;既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又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考查的方法要多样,既要笔试,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又要口试,考查经典名篇的阅读、识记和背诵情况。要杜绝以往对部分教师仅仅以一篇论文作为依据的片面的考查方法,更要杜绝考前明显的或变相泄露题目走过场的考察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校、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和考查是严肃认真的,是科学规范的,从而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投入学习。
(三)结束语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效果差、不够实用的现状,需要老师遵循语文教学人文性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大学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但要注重文学性、人文性、美学情感的渗透,也要注重知识性、工具性的培养训练。
参考文献:
[1]林建华.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创新大学语文教学[J].教书育人,2005,(29).
[2]黄保安.浅析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5,(6).
[3]廖嫦娥.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中的重要作用[J].大众传媒,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