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略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作者:张灿毅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中的巫术音乐。屈原所作的《九歌》是用来祭祀神灵的,在演出时“巫”和“觋”分别扮演女性神和男性神,场景已经类似于戏曲舞台上的男女演员同台演出了;到汉代的时候,民间出现了有表演成分的“角抵戏”;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音乐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又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我国戏曲艺术至宋代已经发育成熟,在这个时期,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故事情节表演、滑稽表演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了互相融合的趋势,于是便出现了“宋杂剧”。
“杂剧”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当时的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武术、傀儡戏、角抵戏、杂技等各类艺术。看一下这两个词:“杂剧”和“百戏”。“杂”——因为多才会杂,“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似,但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杂剧最初的含义是“杂耍”。到宋代的时候,随着各类杂耍逐渐专门化,杂剧才成为一种有动作、有歌唱、有化妆、有故事情节的舞台艺术的专称。北宋以后,杂剧随着南宋朝廷迁移到南方,与江南的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南戏”;留在北方本土的被金国继承下来,金继承的宋杂剧也叫“院本”。金院本和宋杂剧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只是当时的汉族人对女真人深恶痛绝,就连艺术形式上也不肯承认自己和金国的是一样的。
元杂剧就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汲取了唱赚、鼓子词、诸宫调等民间音乐的艺术成就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戏曲形式。元杂剧的曲牌来源很广泛,有唐宋时期的词调音乐、诸宫调以及一些外民族歌曲。元杂剧与宋杂剧不同,和南戏也不一样,因为它专用北方音乐,所以常被称为“北曲”。元杂剧叫北曲,南戏就叫南曲。此时,我国戏曲已形成了南北戏曲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为明清戏曲多样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元曲闻名于世。常言道,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历来被看做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艺术。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也叫元杂剧。换句话说,元曲不等于元杂剧,元曲包括元杂剧,另外还有元代散曲。本文重点就元杂剧何以兴盛做一些探讨。
元杂剧的兴盛有多种社会原因。就艺术形式上来讲,宋、金时期民间流行的唱赚、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音乐形式为元杂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此外,宋杂剧和金院本的长期积累也使得元杂剧的发展立足于一个充实的基础之上。
在政治上,元朝统一中国后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族与其他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民族歧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代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各族人民反对蒙古统治者的斗争此起彼伏,充满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社会生活就成为当时文艺作品的主题,杂剧艺术则以进一步的戏剧化发展来适应特定时代的需要。事物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外族统治中国有不好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蒙古贵族取得了中国的统治权后,长期陶醉于军事上的胜利,他们崇尚武力征伐,只注意对汉族人民在武力上的防范,而对政治、文化艺术、思想道德并不太在意,与历代封建统治者相比,元朝是相当宽容的。元朝的建立使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在一起,客观上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杂剧艺术广泛地吸收北方各少数民族的音乐营养,形成了新颖的时代特色,所以元杂剧的繁荣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经济上,元朝统一中国后将蒙古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带到了中原地区。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主要生产方式是草原畜牧业。在蒙古贵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毁坏农田,开辟牧场,严重破坏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民数量迅速减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大量进入城市,造成市民人数急剧增加。广大市民在外族的统治下遭受各方面的压迫,他们精神匮乏,身心疲惫,渴望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不断加入杂剧的观众队伍中,为杂剧的演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蒙古统治者把略夺来的财富大肆挥霍在大都市里,造成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高度繁荣的城市经济也为元杂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在文化上,元朝统一中国后,蒙古贵族把人们分成十个等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人排在第九位,他们的社会地位比娼妓还低下,比乞丐好那么一点儿。元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断绝了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通道。许多读书人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只好把自己的生活道路转向下层社会,在一些行会组织、瓦子、勾栏里发挥他们的才能。由于这些人长期生活在下层社会,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痛苦,同情他们的遭遇,因此写下了大量揭露现实黑暗政治的优秀剧作,向恶势力做了坚定的斗争。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创作与表演,积极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与斗争。他们贴近人民,熟悉社会生活,懂得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还具有较高的创作技巧和文化修养,所以能够写出许多富有民主精神的优秀杂剧作品。由此可见,元杂剧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惊人的成就和众多文人的参与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