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重温墨家思想,构建和谐校园

作者:黄树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工人作用日显突出,技校办学也要适应发展的需要。班主任是技校学生思想工作核心人物,他们普遍认为,仅在班会课和德育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不很理想。我在工作实践中,结合墨家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取得了一定成效,给班级增添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墨家思想 德育工作 和谐校园 和谐人格
  
  (一)目前技校学生的主要不良表现
  
  目前技工学校的生源素质差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当中有中考或高考招录后所剩的“双差生”、有连初中学业都未完成的适龄青年;有外出打工后又来“回炉”的社会青年、有政府为培养就业能力安排的各类人员和退伍军人。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已失去学习热情,不愿意再读书,被家长逼着来熬年龄的 。这群人所占比例大,年龄又偏小,素质相对差,是非判别力不强,使他们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并将之带入校园。
  1.暴力倾向严重,打架现象时有发生。退伍军人被安排到技工学校学习,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由于他们素质参差不齐,也给技工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这些人年龄较大、体格强健、性情暴烈,很容易和原有的技校生打架斗殴。学生中有拉帮结派的现象,常常为一点小事起纠纷,并很快将事态扩大。这种事去年在我校就发生过几起,参加斗殴的有时竟达80多人,打伤住院者就有二十多个。
  2.缺乏艰苦朴素的思想,挥霍浪费。在技校,许多学生,家境并不好,可是他们个人月平均生活费高达五百元以上。经调查发现,这些学生根本不懂得计划、节俭用钱。平时,除了正常开支外,还要“享受生活”。如:无节制地买衣服和鞋子、乱吃零食、进豪华理发店、抽烟喝酒、上网成隐、频繁出入影楼、用高档手机、请客送礼,等等。
  除以上种种,技校生还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纪律性不强,学习不刻苦,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如有些学生整天戴着MP3,沉迷于音乐之中,有些同学沉溺网络、难以自拔。为了管理学生,班主任呕心沥血,每周都有要给学生上不少于两节的德育教育课,以培养这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作为多年的班主任,实践让我感觉得仅此去做,效果甚微。我们需要引入其他思想来辅助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而我们的古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提出了一种符合这种要求的思想。
  
  (二)墨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
  
  墨家思想的开创者——墨翟,战国人。大约出生在公元前480年左右,正逢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际。墨子曾习儒术,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后因觉“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遂决然举起叛旗,自立一宗。墨子最初从实用角度出发,破旧立新。这种实用主义精神贯穿《墨子》全书之始终。墨家学派代表的是中下阶层的利益,墨家的成员也来自社会中下层,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10点:
  兼爱:完全地博爱,没有等级、国家和民族之分。墨子说,你若不爱别人的亲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亲人。爱有“别”的结果只能是“交相恶”。因此必须行“兼爱”之道,只有无私的爱才能召唤爱,只有整个社会树立起互爱的风尚,人才能幸福地生活于其中。这墨子的一片救世苦心。
  “非攻”大概是“兼爱”之外最为人所熟知的墨子的主张。“非攻”直接源于“兼爱”理想,墨子竭力用“非攻”思想劝说各国君王止战息争,就是为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的困苦中。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具说服力,除了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攻伐之事悖于天理外,墨子更列举了历史上穷兵黩武招致败亡的实例说明侵略战争损人害己的实质,反映了平民的呼声。
   “节用”的观念,在生活艰苦的平民中是很强烈的。墨子坚持这一主张。他把一切无实用的“巧且华”的东西都视作浪费,要求过清苦朴素的生活。认为天下物资本非十分充裕,必须把每一分每一毫都充分利用起来才能使天下人皆得饱暖,任何奢侈的耗费都是以剥夺另一部分人的衣食为代价才可能的,必须坚决反对。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明鬼:鬼神是存在的,鬼神会惩罚邪恶之人。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墨子作为一个热心的救世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整套政治、宗教、伦理主张。他的思想顺应平民的要求,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作了彻底地揭露和批判。这些观点今天看来,仍不失其光彩。
  
  (三)运用墨家思想来培养学生的和谐人格
  
  1.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墨家思想,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在墨家思想的十大观点中,最值得学习的是“兼爱”“非攻”“非命”“非乐”“节约”这五大观点。我围绕这五大观点去找了课外的古文读物,在班会和德育课上和学生们一起交流学习。如我曾以下面这段文字作为我们的学习材料:
  “当(尝)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弃相恶则乱。”(《兼爱》上) 墨子认为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假如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那天下就太平了。《墨子》认为儒家的“爱有差等”是不对的,因而大力提倡“爱人犹己”。通过对这段方案的学习与交流,让学生既学到了古汉语知识,又受到了墨家思想的熏陶,从而在不良行为上有所收敛。
  2.联系实际,写出读后感。学习了墨家的思想以后,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有爱心,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要勤俭节约;要力争上游;要懂得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只有通过自身艰苦的奋斗才能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学生基本明白了墨家思想以后,我要求他们联系实际找差距,记在周记本上,定期检查并予以改正。有一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
  没想到两千多年以前的祖先墨子,是那么的高尚,真是值得我学习。我这个人脾气不好,多次和人打架,习惯于武力解决问题。以前我崇拜的是决斗英雄,现在看来我是错了。其实,打架时即便打赢了,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我真的打赢了吗?我赔了一大笔医药费,我周围的人对我敬而远之,我孤独,我难受。每次打架以后,仔细想了都觉得不应该。我们的祖先墨子的观点真是好样的,我相见恨晚,以后我一定好好向他学习。
  我看到这篇文章感受颇深,便在班上宣读,并表扬他思想上的进步。从那以后,整个班就不再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
  
  (四)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
  
  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老师身教尤为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着。教师要求学生有爱心,自己首先就得表现出爱心;要求学生节俭,自己首先就得节俭;要求学生奋进,自己也得奋进。有一次,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在玩手机,我劝他收起来,他就像没听见一样;过了一会儿,我又劝他把手机收起来,他不仅不接受,反而怒气冲冲地走出了教室,班长把他从外面找回来,我没有愤怒,只是说:“你刚才的样子,与我家淘气的儿子一模一样。不过在家里,我也很少打骂我的儿子,我主张思想教育为重。”没有过多的指责,这个学生第二天中午就主动找我,向我赔礼道歉,还没开口,眼泪就流出来了。温和的语言,比粗暴的训斥更能进入学生的心灵。
  
  (五)小结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非攻”是他的行动纲领。对大多数人来讲,它更正确,也更容易被接受。墨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古代思想宝库中的精华,它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在新时期,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就不能没有指导思想。我们的指导思想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德育教师,我们要重温墨家思想,要让墨家思想走进德育课堂,让墨家思想深入学生心灵。我们要通过墨家思想来培养技校学生的和谐性情,构建和谐班级,让古人的思想精髓在当今社会里充分发挥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达流.墨子:兼爱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2]耿向东.教师的科学思维[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3]劳凯生.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陈桂林.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