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从爱和归属的需要来看转变后进生的问题
作者:王定伟
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单个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换言之,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更直接地说:“每个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都需要有自己的团体和集体,以寻求团体和集体的认同、支持和温暖,否则个体将无法生存和生活。”爱和归属这一基本需要属于匮乏性需要,它力量很大,是个体不能缺乏的。它对班级管理实践中后进生的转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当学生的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后,追求家庭温暖、班集体的认同接纳、同辈群体的友谊等爱和归属需要就成为支配动机出现了。班级管理实践中,有的老师因害怕影响其他同学和班集体而把某个或几个学生孤立起来,排斥在集体之外,事实上,这种做法就剥夺了后进生的爱和归属需要。剥夺的结果是:一会使学生冷漠,不动感情,甚至增强其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仇视老师、同学和班集体;二会使学生以扭曲的方式寻求病态的爱和归属需要,如参加校外“小团体”建立“哥们”关系。前几年有位男生,初三时转到我班,性格孤僻、暴躁,易发火,有攻击倾向。经家访后我才了解到:他7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是某镇的小学教师,一直未再嫁。她渴望孩子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因此对孩子要求很严格,甚至给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当孩子达不到目标时,就常常加以责备和惩罚,致使有一次孩子离家出走,孩子在单亲家庭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得不到应有的温暖。
在学校里,他也被老师和同学排斥。在初二下学期的一次课堂上,他用粉笔头砸前排一同学,粉笔头恰巧又弹到老师身上,弄得老师非常生气,老师当众训斥道:“孤儿寡母的,不学习来鬼混,给我滚出去!”这位男生也不甘示弱:“孤儿寡母的怎么了?我交了钱就是要在教室里读书,我不出去你要怎样!”这位老师叫班长和学习委员找年级主任来处理这件事情,经年级主任粗糙的教育之后,这位学生违心地给那位老师道了歉。不过这位学生的认知开始产生了偏向和障碍,觉得班上包括老师在内没有一个好人,并逐渐与校外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有一次还去收高年级学生的“保护费”,学习成绩明显下滑。
根据家访收到的信息,我帮助家长分析了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孩子缺乏爱和归属需要、自尊心和人格不时地受到伤害而引起的。加上初二、三年级又恰恰是男孩子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自我意识加速发展,独立性增强,好自我表现,渴望自己有“男子汉”气概,希望别人理解、信赖和尊重,而这种正常的爱和归属需要又没能在家庭和班集体中得到满足,周围同学又常讥笑他是“孤儿寡母”,自尊心就受到了极大伤害。当这一需要受阻后,他除了对同学和班集体冷漠外,还为了求得心理补偿,以扭曲和病态的爱和归属需要来满足。在他看来,“哥们”是男子汉的象征,“哥们圈”是求得认同接纳、倾诉,能获得安全感和尊重的好地方,自己以前不能满足的需要在这里都得到了满足,因此他敢去收高年级学生的“保护费”就不足为怪了,一是可以显示自己的“男子汉”精神;二是有“哥们”撑腰。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该学生仍和校外个别不良少年有来往。这时我开始思考创设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来满足其爱和归属需要从而取代原来的“哥们圈”,转变该学生原有的认知态度,矫正其行为偏向。后来我采用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以民主型教育代替原有的责备和惩罚的专制教育,尊重孩子的实际和个性,使孩子感到有母爱有温暖;二是让该学生暂时和我住在一起,以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我有空就邀上本班几个同学和他一起打篮球,或闲逛香水山谈心,尽可能避免他和以前的“哥们”来往。经过正面引导,他基本能适应班上的学习和生活了。为了增强其独立性和合群性,我在后半期安排他和几个较好的住校生住在一起,同时创设条件,让班长和学习委员等几个品学皆优的同学多接近他并帮助他,让他尽可能多地参加集体活动,在“一二·九”歌咏比赛中,他还获得了校二等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和好评。就这样,这个男生的爱和归属需要在温暖的班集体中得到了满足,性格变得开朗了,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成绩开始回升,与那些不良少年断绝了来往,初中毕业后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可见,把后进生归纳在温暖的班集体中,避免他们游离于班集体之外,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分享班集体的成功与喜悦,帮助解决班集体的困难,去感受老师的爱,感受同学间的友情。我想,这些后进生将或多或少地以更好的态度和行为来回报他们所喜欢的,使他感到亲切和温暖的班集体的。如果教师或班集体歧视他、抛弃他,这种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会把后进生死死地堵在彼岸,又谈什么转变呢?因此,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环境和氛围来满足后进生的爱和归属需要是转变后进生行之有效的办法,营造班集体爱和归属需要对于今天广大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