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作者:李 冯
[关键词]自我意识 交际 人格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从中学刚刚升入大学的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了防微杜渐,我们要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
境,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挫折的承受力。
(一)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不少大学新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些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新生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许多大学新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爱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但学生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部分学生还发觉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就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3.人际交往困难。一半以上的大学新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从而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
(二)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大学与中学的不同,这是造成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习方面的不同。中学和大学都要学习,但学习目的和方法等都不同。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的关心。大学则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佼佼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便容易产生失落感。
(2)环境的不同。大学校园比中学校园面积大,楼群林立,是个小社会。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学即意味着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过集体生活。在中学,为迎高考,除了学习,一切事情家长代劳,加上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上大学后,一切亲力亲为,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生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尤其是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
2.人格缺陷易产生心理问题。人格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总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偏执、强迫、自负、多疑等不良人格,都会产生心理问题。敏感的大学新生认为大学是自己生活的新开端,因此,从言谈举止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想尽善尽美,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越是这样想,越感到自己处处不如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的否定,同学的注意或议论,都会使新生担心不已。其后果是一些新生上课就不敢再回答问题了,更怕教师冷不丁地叫自己,刚进大学时的那种自信一下子变成了自卑。
3.家长意志引发的心理问题。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学习是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目的,所以想方设法阻止学生的一切业余爱好。上大学后,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多才多艺的同学在活动中脱颖而出,而受家长压制的学生,除学习外,没有一技之长,很自卑。有的家长强迫学生念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以至于上学后,学生对大学没感情,对学习没兴趣,有的甚至想退学。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传统的心理辅导侧重矫治,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只是对个别问题的抉择困难。做好新生入学工作,预防性原则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新生入学以后,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同时,在新生入学后,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预先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
2.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新生入学时,许多人对自我都抱着较高的评价和期望。而进校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要鼓励他们对自我重新定位,了解自我,确立符合实际的目标,进而发展自我潜能。心理障碍往往源于挫折,而一个人心理上能否体验到挫折感,与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自我抱负水平过高,失败的机会就更多,则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感。
3.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重点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心理咨询的作用,并有效地利用这一手段,使其更健康地成长。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条件,如网络、讲座、选修课程等,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保健的普及教育,开展非面对面的心理问题的探讨。此外,建立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定期心理检查,也是有效的手段。
总之,对新生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了解新生入学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使每个莘莘学子都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