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
作者:高 坤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会计电算化 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活跃。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此课程普遍较晚,基础较差,学生起点低,教师经验欠缺,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上仍缺乏统一的认识,教师持各种各样的见解。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实际、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路子呢?作为一个一线电算化教学人员,接下来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侧重对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目标应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且能够在毕业后独立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使少部分学生达到或接近中级水平,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的开发提供业务支持,即能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地解决会计新问题;此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二)明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针对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包括以下内容: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的操作方法;帐务处理的一般流程(建帐—初始化—日常帐务处理—报表—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及网络会计的基本知识等。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并结合当前中职生学习的特点,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摸索和采用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如:
1.案例教学法。《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它符合中职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相关案例;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和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案例教学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素质。会计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中,把手工会计用到的会计案例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
2.“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当前的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从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会计电算化》教学适合采用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方法,使其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达到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的目的。
(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高清晰度大屏幕投影或在机房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方式进行演示教学。如在开始建立帐套时,多数学生对过程都不太清楚,教师最好进行多媒体教学演示,使学生建立直观的了解。在操作演示完成后,让学生立即操作,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继续进行演示或广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地将某个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演示过程通过屏幕及声音转播到其他学生机上,以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了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又符合计算机教学轻松、互动的特点。
(五)采取科学的考核方式
过去主要采取依据理论试卷评定学期成绩的方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上存在较大的弊端。所以要调整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采取按理论考试、实验考核和平时表现来综合评定成绩,重视实验考核,侧重能力的考核。在平时的实验中,加强实验过程考核,注意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实验部分可利用计算机考试软件,自动评定成绩。实验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应不少于50%。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学习态度,使考核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从而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罗莉.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郝玉峰.会计电算化教学如何适应中等职业教育[J].决策探索,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