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新课改下《圆的标准方程》探究式教学

作者:彭良香




  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以抽象的概念引入问题,教师讲解概念、定义、定理,进行逻辑上的推理和证明,然后进行验证,接着介绍知识的运用,用大量的题目巩固知识,归纳解题技巧。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引导,更应该进行行动上的引导。
  
  (一)圆的方程的引入
  
  我选择了奥运五环放光图作为课件的封面,奥运本身就是一个受关注的话题,今年的奥运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话题,神圣、骄傲、激动、光荣,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作为华夏子孙的心情。选择了奥运五环放光图,振奋了全体同学的精神。接着我向同学们展示北京奥运鸟巢,以圆为特色的建筑。接着,又向同学展示天津奥林匹克运动中心的建筑图,一个以圆为系列的建筑,圆形的水域中筑上圆形的建筑构成了风景优美的运动胜地。从建筑到生活,我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车轮,美观适用,大大减少了车子在行使的过程中与地面的摩擦力。此外,地下通道口、游泳圈,生活中的太阳、月亮、石子掀起平静湖面上的波纹,让学生突然感觉到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最后以疑问的口吻引入圆的标准方程的讲解:
  多媒体展示隧道图,不知道同学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隧道口是一个半圆形的?多媒体播放一辆装满货物的大卡车缓缓的向隧道行驶。在这里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同学们,这辆宽2.7米,高3米的卡车能顺利通过这个以4米为半径的隧道吗?同学们回答得既响亮又爽快:“能!”我就趋热打铁,为什么能呢?同学们又以响亮而又整齐的口吻回答:“因为隧道的半径是4米,而车子的高度只有3米。”我建模出一个坐标图形如下: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生活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来解决,我们只要求出CD的高度是高于3米还是低于3米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可以求出半圆AB的方程,当x等于2.7时计算出相应的y。
  
  (二)推导圆的标准方程
  
  回顾求曲线方程的四个步骤: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曲线上任意一点动点M的坐标为(x、y);②用等式写出动点M所适合的条件;③用坐标代入,得到方程f(x、y)=0;④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对照这四个步骤,在黑板上板书,带领学生一起推导圆的标准方程,过程如下:
  
  ①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设圆上任意一点M(x,y)。②根据圆的定义得:|MC|=r。③换成坐标表示 =r。④化简得:(x-h)2+(y-k)2=r2。
  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圆心和半径在标准方程中的体现,总结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经学生相互探讨,教师总结为:①圆的标准方程是三个平方构成的等式,左边是x减去圆心横坐标的平方加上y减去圆心纵坐标的平方,右边是半径的平方。②即圆的标准方程带有明显的几何的影子,圆心和半径一目了然。③理论基础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三)例题的设计与讲解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例题选择上,我分为三块进行设计。①基础题:先根据标准方程找出圆心和半径,训练熟悉标准方程的形式;再根据圆心和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训练掌握圆的标准方程;最后给出特殊位置的图形,请同学们看出圆心和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训练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口头回答问题。②提升题:先是求过点P(5,1),圆心在点C(8,-3)处的圆的方程,根据条件求半径,巩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再是已知两点A(-2,5),B(6,-5),求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根据条件求出圆心和半径,巩固中点公式,请学生上黑板练习。总结得出求圆心和半径是求圆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思想和出发点。 ③延升题:以C(1,3)为圆心,并且和直线 3x-4y-7=0 相切的圆的方程,巩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且用解析几何的思想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动态的图形展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课堂小调剂,请同学们讨论怎样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数与形的结合分析,克服学生习惯性地怕图形、回避图形的状况。看哪组同学回答的最好最快,给予及时评价和平时成绩纪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④应用题:选择真实的桥的图形画面,请同学们思考建筑中的一个问题:此圆拱桥跨度AB=20m, 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中间两根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在此,我设计了如下五个问题:①我们怎样解决这样一个建筑问题;②怎样建立坐标系;③圆心在哪,圆心和半径我们能直接求出来吗?④怎样求出中间支柱的长度;⑤在解决这个问题中我们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引领学生一个一个去解决,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我设计本节课的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与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很大区别,教材只是教学的蓝本,教师在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这样,教学才更有利于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也有利于学生从深层次理解和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鉴于此,本节在给出圆的标准方程的过程中,运用由简单、一般的到复杂、特殊的数学思想,使用了观察、归纳方法进行合情地推理,同时引导学生对照圆的几何形状,观察和欣赏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欣赏数学的简洁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把“引”和“探”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每项措施都是力求给学生创造一种思维情境,一个动手、动脑、动口并且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五)本节课得到的评价
  
  听课教师评价:与专业知识联系紧密,课件用得恰到好处,知识的讲解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板书工整得当,声音洪亮,起到了让学生手、脑、口并用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作业总结评价大概:本次课上得生动,让我在没有任何困难的前提下掌握了知识。突然觉得数学很有意思。还有同学写道: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通过本次课的尝试,我更加坚信课改的重要与必要,在课改思想的引导下,我会在课堂上做坚持不懈地尝试,并把好的效果写出来供大家商讨。在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改必定会带来丰硕的成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