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作者:李 平
职业意识是以职业知识为基础,由职业目标、职业道路、职业能力、职业发展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一个科学整体,目前还较多地游离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或者被忽略,或者尚待开发。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内动力
我们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他们接受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对职业教育和未来要从事的学科行业缺乏系统而
全面的认知。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到茫然,认为从事应用性的技术工作,没有社会地位,又不能挣更多的钱,还不如去歌厅或茶楼当服务生。我们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就着手强化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了解本行业所需要的素质要求,了解自己,指导学生初步规划职业生涯,理性思考“我想干什么?” “我会干什么?”“会干与不会干有多大差异?”激励学生自觉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事业有机联系起来,把自己所学的专业与人生联系起来,让他们站在海岩上望见远方飘来的帆船,困在沙漠里听见潺潺的水声。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
(二)把职业意识培养作为系统工程整体推出
职业意识的培养是以强化学生对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和结合点的职业素质教育形式。没有单独的教材,没有培养目标的层次划分,在教学中也不讲究序列性和阶段性,而是结合专业课、文化课渗透进行。如服装专业,第一学年侧重讲授基本职业知识,其内容有服装概论、服务材料、服装设计基础、工艺基础等。但同时又增加了一些相关内容,包括观看各个时期的影片,以了解服装史和现代服装的发展;对服装材料市场进行调查,了解服装材料的发展;通过写生和观展了解素描与色彩等设计基础;通过手工针技练习和电动机缝练习了解服装的不同部位所需的工艺针法。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所学专业同社会、历史、未来、人文以及美学联系起来。第二学年以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认定等形式,有目的地实施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其内容有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制板、服装制作工艺、服装营销、设备维修等;其形式是反复操练以达到国家要求的中级技工水平,在操练中,让学生步入“艺”的海洋,“美”的殿堂。有学生说:“原来只知道服装是布条条、布片片罢了,现在才发现,这里边学问很大。”第三学年上学期侧重职业指导,包括国家关于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就业指导;下学期实行校企结合,学生到各类从事服装生产或营销的企业实习,教师进行跟踪指导。这就进入到职业意识培养的范围了,在这个阶段只增加两个字,就是“严”和“实”,严格规范,严格做人的准则,实打实地立身社会,发展事业。
(三)面向社会,着眼未来,努力开设职业意识的大课堂
无论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还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各环节都要以量化形式来衡量。每学期将所学内容用小学分制的方法以表格的形式粘贴在操作室内,使训练结果一目了然。这样就利于在班集体内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以制作一件女衬衣为例,每次制图满分5分,要求完成3次以上训练才算达到熟练,然后进行整件服装的机缝训练,首先将各部位分解操作,如单独对领子、袖叉、袖克夫,每次的单独练习均设立5分制;然后完成整件衬衣的操作,其评价结果由多个5分组成。这是最基本的技能训练,要求每个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技工标准,这样就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夯实了基础。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都实行记件制,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劳动者的工资直接挂钩,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劳多得,计工领酬的意识。而就女衬衣的变化款式,从外型轮廓、领型、袖型以及装饰细节也以小学分制来评价,实现各种款式从色彩、外型各方面的搭配到服装风格与着衣者风格的统一,使学生明白“山外青山楼外楼”,“除了月宫有太空”,学无止境,美在社会。加上前边提到的观看影片、市场调查、室外写生等内容,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大了,内容更有趣了,色彩更加斑斓,一个职业意识培养的热潮掀起来了。
(四)重视德育教学,培养职业意识
人们通常一提到德育教学就会与抽象的政治说教联系起来,我认为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支配着职业意识,中职生的德育教学应重点放在价值观的培养上,因此要引导学生思考“人要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这个‘意义’的含义是什么?”一些学生总想着离开学校后找一份既轻松又能挣大钱的工作,有些学生甚至只为了一张文凭而上学,也有学生是为了混日子才来学校,这跟家庭教育的失误以及社会的用人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常利用班会课时间为学生放一些与“人生意义”有关的影视资料,尤其是残疾人成功的事例,收鸭毛办大公司的事例,制领带,创辉煌的事例……通过比较,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才有意义。我们常引导学生认清当今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要充分展现自我价值,并不取决于职业岗位,而取决于每个人做人、做事的精细与执着,技艺与才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以台商千万富翁黄进能(像王洗衣连锁店老总)在大陆创业的事迹为例,以我校服装专业早期毕业生(茅平)在广东从一个从事服装生产的小工到今天成为拥有几百名工人的服装企业老板为例,以更多的在第一线生产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技术工人为例,教育学生面对现实,踏踏实实地做人。只有站在学生当前与未来要面对的现实基础上实施德育,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在人类精神文明的沃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