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素质教育与计算机教学
作者:薛继成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学校,计算机已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计算机教学更贴近现实,并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它也同样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将计算机教学更好地融入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的教育,它强调的是提高人的内在品质和素养,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努力探索和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专门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培养“技术性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思想应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使人性提升和能力发展两个主要内容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在人性提升和能力发展的和谐共振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主题推向极致。
第二,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最重要的素质特征。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其中德是第一位。也就是说,思想品德素质培养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
第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比较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首先,所谓知识和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它包括科学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和人文知识与适应能力二个方面,后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其次是通过素质培养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第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教育的始终。要建立师生平等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要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敢于摸索、勇于创造,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
在计算机教学中,除了注重上述几点外,还不可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任务是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常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成为其综合能力及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计算机,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创见性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包含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四个阶段。程序设计教学中作为主要内容的框图教学正是这四个阶段的体现。学生面对课题,要将它设计出正确的程序,大致要经过如下的过程:设想→框图→程序→调试→修改→调试→成功。设想的框图是准备和酝酿的过程,有了框图就能找到程序设计线索,有了线索,程序设计便能一气呵成。再经过不断地调试,不断地修改,直到成功。这种经过艰难思考后的成功,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计算机教学中的程序设计,就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解决程序设计问题。它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再通过计算机语言将这个一般性的规律描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大量地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式。
3.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脑并用形成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这个兴奋点可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在计算机语言学习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及时验证与反馈运行结果,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通过程序模块化的思维方式,养成把复杂的问题分解化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可形成良好的结构思维的品质。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编程或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导致停机,只有等检查更正后才能重新开始。这个反复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思维、磨练意志、技能形成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学习计算机过程就是培养不跋的意志、深刻的思维、坚强的毅力的自我修炼过程。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艺术世界里,一切都是变化的,一切都是新的。但千变万化,我们的教育目标不会变化,那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技能为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第一线的特色教育,要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就要围绕着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直接以人才规格入手,注重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从而形成新世纪的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