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高职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作者:赵桂荣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希望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刚刚起步,就已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喜爱。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着重讲授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因为学生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再多,如果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为己所用、付诸实践,那么这个课程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就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应以学生人格及个性的成长为目的,而不能仅以学生考卷上的成绩为评判该课程的标准。要做到助人自助,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及人格的不断成长。
基于以上出发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把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设想: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为基础,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大胆创新,实现教育和辅导的统一,使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步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大力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校教学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在《心理健康》课程中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教学,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理论依据及应用
1.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是班都拉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学习是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的综合,他研究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如何受到另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心理训练过程中运用了观察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把心理素质好的同学作为示范,来鼓励和激发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与中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更成熟,他们对未来的设计更为理性。而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要在未来立足社会则多了一分压力。因此,他们对适应社会生活、适应环境更为渴求,甚至超过了对专业知识的渴求。与中学生学习相比,大学的教育环境与课程安排给了他们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时间,许多学生渴望更广泛、更全面的学习。我们这门课程的开设及良好的互动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学到了知识,获得了经验,感悟了成长,并体验到了自我实践的快乐。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归属需要视为人的基础需要之一,它包括了个体交友、获得别人的赞同和鼓励、获得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等心理需要,这些需要构成了团体中的个体心理基础。这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则构成了团体吸引力和团体内聚力的一个基础条件。心理健康课应以助人自助、促进成长为最高境界,以自我实现为终极目标,应该把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在第一次上课时,我们把讨论和问卷调查结合,旨在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然后制定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案。方案中详细制定了教学的结构和内容,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并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最后,他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健康的知识,而且还学会了接纳自己以及他人的不完美,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格的成长。学生在许多小活动或游戏中悟到了大道理,从而改变了他们的认知品质,提高了个性品质,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我们还把课堂学习延续到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也要主动和他人交往,从而消除社交恐惧感。
3.人本主义理论。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本善,人是倾向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需要和他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老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对学生最核心的态度是真诚、无条件地关注和同感,这些远比教师的教学才能、专业知识、课程设计、教学工具重要。要提倡学生体验性地学习,把智性活动和感知、情感活动相结合。
在心理健康教学中,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从内心把每个学生看成是有发展潜力的个体,从而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可信赖的师生关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温暖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教学中应采用各种游戏和课堂活动等形式创造出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处于一种最佳的开放状态,并克服自身的弱点,敢于表达、积极参与,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体验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三)教学效果的评估
“不是锤的敲打,是水的轻歌曼舞使鹅卵石获得了完美。”这正是我们心理健康课追求的境界。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作业、心理测量、问卷调查和跟踪反馈等结合的方法,评估本课程的效果和学生的变化。从同学们的报告中证实了在课堂上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可以把学生学习知识和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和辅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林孟平.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
[2]陈秋燕.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在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