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寻

作者:辜昕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悄然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但目前大多数平面设计的从业人员都眼高手低,尽管他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际的动手能力较差,社会急需具有综合素质的平面设计人才,而这一培养任务主要是由高职院校来承担的。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怎样改革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平面设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平面设计专业 教学改革
  
  (一)确定教学大纲,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在行业分析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专业知识先进、实用的原则,在教学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确定,要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要点,掌握知识结构框架,并理解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先将各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进一步细化分解。要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突出对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块的设计中,要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建设计算机设计的中心,并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从而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拓展性
  
  所谓整合教学内容,即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并将相关知识、技能、职业情感(态度)等内容进行科学整合,最终形成综合化的课程。课程内容的整合有利于将人为割裂开来的知识系统化,保持知识及其探究过程的统一性;有利于减少对课程内容的不必要的重复,实现课程的集约化;有利于克服学科门类及其内容的增加与总课时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新知识、新观念大量涌现的今天,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专业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适应职业岗位的整合性对从业者应用多元技术的能力的要求。平面设计课程的设置是为专业学习服务的,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可以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可设计案例,如网站首页设计、网页模板设计、导航条设计等;对于多媒体专业,则可以做广告、效果图设计、光盘及盒装封面设计等内容。通过具体应用,使学生为后继课程的专业设计打好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多样性
  
  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既要强调平面软件的操作,又要强调工程艺术的设计理念,因此,在教学上必须采取一些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所以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方法实施教学,如强调“面向工程一线”的观点时,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等。还可以以讨论课为链接点,辅以作品评析、多媒体展示和商业模拟提案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向交流。在讨论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观点不能简单地评判对错,而应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可以采用讨论法、辩论法等增强教学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沟通和实践提案的表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实践内容引入课堂,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设计信息,再拿到课堂上作为相应的练习题目,设计要提倡结合实践实现创新,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这种方式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实现了由“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向“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转化。
  
  (四)改进教学模式,使教学具有实践性
  
  平面设计应该改变单纯在课堂上教学的模式,要走出教室,真正深入社会,深入市场。学生往往由于忽视了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经验,而不能了解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也不能根据社会企业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能为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对真实课题的设计,既掌握了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又使自己的设计思想得以施展和实现,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在现在的平面设计教学中,老师的选题大多以虚拟题目为主,欠缺与实际设计的联系,设计作品往往考虑不到具体的应用环境,要么不够美观,要么缺乏实用性。在实践技术的教学模块中,教师要以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为基础,强化对实践操作技术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校内的操作实验室为依托,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使他们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并初步掌握实践的操作规程、实践操作方法;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实践技术的指导能力。社会实践可以分为很多种,如让学生直接深入到广告公司进行实践,接触实际客户,了解客户意图,并根据客户的需要,结合设计理论,设计出既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展示自己的设计创意的作品。
  
  (五)改进教学手段,重视上机的实践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有很大的需求,很多学校便一窝蜂地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导致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不齐备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要想培养出合格的设计行业的实用型人才,学校就必须增加必备的教学手段,如满足学生设计需要的电脑、投影仪以及其他的电脑辅助设计用品等。在高职的平面设计课程的设置中,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一般为1∶1或1∶2,甚至更大。但这只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缺乏实训环节。因此,首先要改革实践教学,处理好基本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完善实践指导书,将实践内容做成网络课程传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其次,每次上机实验都要有明确的实验要求,要精心选择典型题目,及时进行操作考核。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此外,还要进行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进行考核。从而既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引导尖子生的学习,形成学习的竞争格局,调动了学生上机的积极性,提高了上机学习的效率。
  总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在对平面设计专业进行改革时,要与时代的变化同步,使教学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明.平面广告设计课的教学定位[J].美苑,2000,(3).
  [2]任立红,李亦文.设计基础课教学与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J].美苑,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