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黄天明 周卓轸




  [摘 要]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学习的被动性,其自主学习能力差,这既影响了学习效果,也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调整教师角色、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创设自主合作学习情境、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等六个方面,对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对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笔者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习惯成自然,习惯决定成败,有良好的习惯是学习必备的条件。因为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逐步培养,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把入学之初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起点。如培养学生自主习作的习惯,教师在刚开始的教学中,对学生习作暂不需要讲求格式,也不要求中心集中,至于选材、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则更不作要求。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开始只要求他们自主写两段、三段,主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情,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这种开头难的现象。学生克服了对习作的恐惧心理,就为以后培养自觉习作的习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经过一两个月自主训练后,最差的学生也会逐渐适应,体会到习作可以表达自己各种不同的心情,在习作中感受到一种成功喜悦,习惯培养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接着,教师应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把习作的要求提高到另一个层次,如“要有一个中心,写400字以上”等等。学生克服了恐惧的心理,再要动笔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教师要分步及时引导学生,让良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经过逐一阶段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基本形成后,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中按习作能力强弱搭配结成互助、互控组合,既可培养集体意识,也能促进学生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形成较好的自学习惯。
  
  (二)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师角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的束缚,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多强调外在因素而忽略了内在因素,多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知识与信息传授者”,而学生的角色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教学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往往是被动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不敢对教师的权威提出异议,这无疑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个人潜力得不到发挥。学习自主性要求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担任的角色进行重新调整。教师要转变理念,调整传统角色,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学习顾问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在学习说明文《蛇岛》一课时,首先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然后,或组织他们上台摹拟电视节目主持人进行解说课文内容,或由他们充当导游带领“旅游团”走进“蛇岛”进行实地讲解、拍照、记录下“旅游地”的风采,最后要求学生自己说出课文的中心内容。通过自学、游戏、自己解说、归纳课文的中心内容,既丰富了教学形式,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知道了“说明文”的作用,了解了课文的中心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转变学生“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教师还需适时地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起到资源提供的作用。
  
  (三)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中应做到“四带进”、“三允许”、“两适当”。“四带进”,即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三允许”,即教学中允许学生想——哪怕是异想天开,允许说——哪怕是不着边际地说,允许做——只要不是恶作剧即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生的各种感受;在此基础上,通过“两适当”,即适当鼓励、适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以上方法交替使用,可为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营造条件,可使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四)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受合作环境的影响,增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启迪思维、进入角色。在班级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通过合作,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质量。例如:可以让全班每八个人划分为一个学习组,许多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及角色转换。在进行问题的讨论前,各小组需要各确定一名主持者、一名记录者和一名点评者。讨论时,各个成员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合作,主持的同学全面负责,记录的同学负责把发言记露归纳,点评的同学负责总结全组的讨论并将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尝试不同的角色。学生有了参与合作的情境,有了表现的机会,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就会主动搜索资料、为参与做准备,就会主动参与探讨、开动脑筋,就会慢慢地在合作参与的情境中掌握学习的技巧,培养出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形式。创设合理的合作情境,以外因促使内因转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很有意义。
  
  (五)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高职语文教学应倡导学生带着问题学。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和问题由谁提出来,是值得探讨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学中较多的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提出来的。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找出答案,那么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就受会到束缚。要引导学生成为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主体。如在讲授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对小说的风格、人物形象等方面,让学生在自读后提出问题,并写在小纸片上,集中在一起抽签,由抽到的同学回答所拿到的问题,回答的结果经过大家讨论,教师最后点评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收到了较好效果。因此,要从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学。问题来自于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从不同方面、角度、层次提出的问题,教师则要加以疏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引导。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要给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把教师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被动局面,用时间拓展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六)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能给学生更多的帮助、鼓励、信心,调动起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中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及个体的变化发展。要减少学生间的横向比较,积极倡导学生自我的纵向比较。既要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教师要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真诚地赞美学生,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教师要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利于更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在评价学生时注意方式方法,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观点,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培养现代学生素质的需要。只要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引导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