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浅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底反转的运用
作者:王亚玲 郭建忠
[关键词]标志设计 图底反转 视知觉
标志设计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通过特殊的图形表达出来。使人们在看到logo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从而产生对品牌的认同感。在整个企业形象的传递过程中,因其出现频率高,应用广泛,易于被人们认知和记忆。标志是创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形象视觉传达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用象征标志表示企业的特殊个性和信誉,可以区分企业产品和其它产品的差别,从而确立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商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标志这一概念的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
在名牌效应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著名标志已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如凤凰卫视的标志,经专业机构评估,其价值达到了228.32亿元;耐克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由加工厂商贴牌生产的,但商标拥有者却可以赚取数倍于加工厂商的钱,确切地说,利润来自耐克的商标。并不是所有的标志都能价抵万金,毕竟标志的价值与企业的决策、经营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没有个性、创意、深层文化内蕴和经济实力的标志被忽视和湮没将会是必然的命运。因此,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实力的竞争,实际上也表现为品牌之间的竞争。
标志由来已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人类由于相互交往了解的需要创造了图形符号。这种图形化的视觉语言比文字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更快速、更直接。在信息传递与日俱增、人际交往逐渐扩大的今天,标志成为了人类共通的直观联系的工具。下面以几个虚实空间变化设计见长的标志为例。
图-1是日本的一家专门商店的标志,它和人们熟知的鲁宾斯坦的“两可图”(图-2)如出一辙。如果把图-1 的黑色部分看作图、白色的部分看作底时,它是一个字母“T”(阳图);再把白色部分看作图、黑色部分看作底的时候,它呈现的是一幅两个蓄着日本民族男子发式的人物侧面像(阴图)。姑且不去讨论这个标志所体现的鲜明的日本味道,就形式而言,它所需要表达的东西齐全了:字母“T”和人物形象,而且是用一个极简练的手法创造了一个空间。最有趣的是:随着观看的选择,前景与背景空间互换。这就是图底反转。
图-3是阿根廷的一个养马场的标志,两个“R”为西班牙文中马场的两个单词的打头字母,两个“R”的空白处是两具马头的形象。这个标志把文字和形象结合得非常巧妙,把马场的特点表现得恰如其分。这不仅有赖于重复设计的构成手法,更主要的是要虚实空间的处理得当。
图-4是日本的一个流通行业的标志,为字母“CE”和一只飞翔的鸟儿。这也是图底反转原理运用的范例。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利用“图”和“底”的反转变化构成了一个画面的两种形态,也就是说,一个图形表达两层意思,扩大了视觉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也增加了图形的趣味性。
是什么使这种图形具有这般的魔力呢?心理学家认为:是共用形及轮廓线的作用。共用形是创意图形的一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图形或者完全共用、或者共享于同一空间,或者同一边缘共用,相互依存,构成缺一不可的统一体图形。共用形作为一种好的艺术形式而为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所采用,我们不但可以从中国的传统图案中看见大量的共用形,现代图形大师更是将其推入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共用形按其组织形式的特征可以将其分类为完全共用形、共面共用形、共线共用形。在视觉心理美学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以鲁道夫·阿恩海姆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派,其理论认为任何形都是建立在视觉经验之上的一种组织建构,是人的“心理场”与“物理场”(亦即人的主观效应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形式自身与视觉心理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图形的最终视觉效应。据此,对共用形研究不能缺少对人的视觉心理层面的解析。
阿恩海姆认为,“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封闭的式样与另一个和它同质的非封闭的背景之间的关系。视知觉易将完整的、闭合的、有意义的、优美的图形当作图,反之当作底。”“图”给人一种前进、扩张、凸出的张力,而“底”给人一种后退、内敛、凹进的收缩之感。当我们观看鲁宾斯坦的“两可图”中的白色部分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只放在黑色背景上的形状奇特的高脚酒杯,轮廓线显然是酒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当我们注视到图中黑色部分时,它就变成了两个面对面的侧面头像,原来白色的图形变成了背景,因此原来组成白色图形的轮廓线变成了人头侧面像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轮廓线的形状就由原来的凹进去的被动变为凸出的主动了。
图底反转图形被广泛地用于现代设计中的商标标志设计中,它也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派绘画。由于图底反转的摸棱两可性,成为了某些超现实主义流派画家所追求的表现手法。如布鲁克与毕加索的作品就是这样。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其中的公共轮廓线会随着我们把它归属于不同的形象而发生巨大的变化。画家通过创造这种模糊不定的构图式样,来表达现实世界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在观看这些绘画作品时,刚刚还确确实实地感受到某件事物的存在,然而稍一恍惚,它又变成形状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物,而且也是同样的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当然,现代商标标志设计不同于绘画,它要求用极简单、一两个层次这种极其简约的视觉语言来传递信息。但无论是标志设计,还是绘画,在运用图底反转原理时,其特点都是共用性。也就是说,在一个图形中要表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它们既要能区别开来,又要彼此相融,共同构筑一个空间,必须共用外形(即轮廓线)才能统一于一个整体,用“图”与“底”的反转变化构成一个画面的两种形态。不过,在标志设计中这种相融和统一很难两全其美,为了照顾一个图形的完美或空间的完整,就不得不牺牲另一个图形的完整,以达到彼此相容,碰到比较复杂的图形如具象的图形尤其如此。因此,设计这类图形尤其能体现设计师的能力和艺术素质。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创作商标标志,其最大特点是能用极其简练的设计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共用形正是因图形的共用,节约空间,不浪费多余笔墨,以少胜多,以达到极简性的境界。这种简洁是一种极致的简洁,与简单不可相提并论。简单造就的是单调与贫乏,而简洁是对简单与繁琐之间度的恰当好处地把握。《太极图》的简洁是对人们求简心理的完美阐释。其以一条优美共用的S曲线将一个完整的圆形分割成阴阳两条鱼形,阴鱼中阳眼,阳鱼中阴眼,形象化地表现了阴阳轮转、相生相克之万物生化的哲理。太极图简洁的S形构图也因此被承袭为中国图案中最重要的骨架形式,着实体现了艺术语言“少就是多”、“多就是少”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3]高楠.艺术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