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大胆改革,积极推行项目课程教学

作者:郭建锋




   [摘 要]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劳动技能差、缺乏就业竞争力,其生存和发展受到挑战。究其原因,是一些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出了问题。大胆改革传统模式,推行适合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当前急需推行项目课程教学,原因如下: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除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对某一具体任务、生产环节的操作能力。但是,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工作后操作能力很弱,以至丧失了就业的竞争力,给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才是职业教育先进的发展方向。要办好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具有生命力,就要在教学改革上做文章。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尝试先进的、适合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
  (二)项目课程是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
  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
  1.容易培养学习兴趣。项目课程教学的核心从课堂理论转变为工作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教学过程的中心则由教师转为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协调员、整个学习的“幕后操纵者”。 理论教学从枯燥教学转变为兴趣教学,彻底改变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局面。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课程教学强调的是在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课程内容紧扣工作任务,既介绍学生实施项目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又包括学生实施项目后深化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变过去学生的“只会说不会做”为“既会说又会做”,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3.教学结果的评价更科学。项目课程的学习评价一改过去只进行理论知识考试的做法,对实施项目的成果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并进行相应的成绩记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评估,学生在重点知识、技能水平、学习态度、合作学习等方面掌握或改善的情况能得以真实反应。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校领导和教师观念的问题。由于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一些职业学校比较习惯于传统的学科型课堂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到位,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状况,难以接受新的教育模式。
  2.教师能力的问题。由于长期习惯于学科型课堂教学,加之受到传统评价导向的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师主要按普通教育模式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发展方向也偏重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产、学、研的结合工作。一旦真正实施项目课程教学,教师能力不适应的状况就突出出来。只有通过培训和政策激励导向,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才有可能胜任项目课程教学。
  3.教学设备配备和环境的制约。实施项目课程必须有充足的设备条件予以保证。目前,职业学校的技能训练还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而非主体地位,实训条件总体较差,教学环境上也没有形成企业氛围。最理想的项目课程,是引进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真刀真枪或模拟操作实施。虽然难度较大,但鉴于学习项目对学生胜任企业工作知识和能力构建具有的价值,还是应该努力为之。
  4.项目课程自身的系统性问题。实施项目课程容易造成知识零碎、不成系统、缺乏逻辑体系的问题,关键在于课程体系设计和项目课程开发水平的问题,问题不是出自项目课程本身。因此,项目课程开发应抓住以下环节:选择确定专业、选定教学项目、确定学习范围和教学时间、确定项目名称、确定学习内容、确认场地、人员和设备要求、细致研究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以及可供选择的教学材料和媒体等。
  改革总是有困难的,只要勇于探索,不懈努力,从领导到教师全员参与,项目课程教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只有大胆改革、积极推行项目课程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学校发展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