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体验成功,走进科学课堂
作者:刘希云
[关键词]科学 成功体验 预设 生成
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教育系统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仍处于次要课程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科学课是领导言中的主科,是家长、学生眼中的副科,是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的补习课。
我曾对执教的六年级学生(202人)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喜欢上科学课的学生57人(28%),不喜欢的24人(12%),而介于二者之间的有121人(60%)。可见,还是有很多学生喜欢科学课的,但不喜欢的学生人数偏多,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细观科学课课堂,有认真听讲、勤于动脑的学生;有安安静静、若有所思的学生;也有觉得事不关己、处身事外,看课外书、做其他作业的学生;此外还有借题发挥,有意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分组教学时,教室乱成一团更是科学课的普遍现象。
学生具有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是引领他们走进科学殿堂的钥匙,但对那些对科学课有偏见的学生,首先应唤起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课堂上体验成功。最近上了一节公开课《凸透镜》,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感想,提出要上好科学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选择源于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学习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第一单元的“微小世界”时,学生手持两个放大镜,一会儿看书中的文字(显微镜),一会儿望远处的景物(望远镜),提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问题。因此,我改变了教学计划,转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并着眼他们的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可见,只要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不是教科书的内容,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二)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情境
拉上教室窗帘,请学生拿着一张4开纸做纸屏,老师通过凸透镜使蜡烛火焰成倒立的放大像。跳动的蜡烛倒像,连最后一排的学生都看得清清楚楚。
“想不想自己动手,在纸屏上找到蜡烛的像呢?”“想!”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时,教师适时强调实验时蜡烛、凸透镜、纸屏的位置,指导学生把凸透镜放在蜡烛火焰与纸屏之间,使蜡烛火焰、凸透镜和纸屏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小组内四个同学一人拿凸透镜(放大倍数较大),一人拿纸屏(A4纸),一人负责蜡烛(固定在桌面上),一人负责记录。因为实验空间较大,实验环境也比较贴近生活,且学生容易得到放大的倒像,又由于所选的凸透镜焦距较短,缩小的倒像也容易获得。“为什么有的像是放大的,有的像是缩小的呢?”大家兴致盎然,探究的欲望被充分激起。
(三)生成的教学内容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距离有关系。”一小组同学做出了正确的假设。接下来就应验证假设,并进一步探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课堂教学按部就班,符合预设。“凸透镜成像可能与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有关系。”新的假设又被提出来了,这也是在意料中的,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凸透镜成像可能与凸透镜的角度有关系。”又一种假设提出来了,我不禁为学生的精彩回答喝彩。
(四)深层次的碰撞、交流
假设“凸透镜成像可能与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距离有关系”的有五个小组(称为A小组),他们的实验计划是:①调整凸透镜、蜡烛、纸屏之间的距离,使纸屏上得不到蜡烛火焰的的像。②调整凸透镜、蜡烛、纸屏之间的距离,并最终在纸屏上得到蜡烛火焰的像。通过制定计划、实验验证,A小组肯定了自己的假设,并得出了结论:凸透镜成像与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假设“凸透镜成像可能与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有关系”的有两个小组(分别称为B、C小组)。实验计划是:①利用放大倍数大(小)的放大镜,使蜡烛火焰在纸屏上成像。②蜡烛、纸屏位置不动,用放大倍数小(大)的放大镜在相同位置替换原来的放大镜。其中,B小组在按计划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因受周围小组的影响,将假设修改为“凸透镜成像可能与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距离有关系”,得出了与A小组相同的结论。C小组按计划完成了实验,肯定了自己的假设,得出了“凸透镜成像与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有关系”的结论。
“假设凸透镜成像与凸透镜的角度有关系”的小组(D小组)也验证了自己的假设,得出了“凸透镜成像与凸透镜的角度有关系”的结论。
在实验汇报阶段,八个小组各持己见,据理力争。特别是B、C小组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如果把时间留给他们争论,肯定会影响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但生成的教学内容无疑对学生作出假设、验证假设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让各个小组轮流演示他们的论证过程:
首先,几个小组都成功演示了自己的论证过程,并得到了其他组的认同,在合作、表达与倾听中,各小组的想法、思路逐渐明显化、外显化。此外,同学们还相互质疑,指出对方的不足,在经历了激烈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后,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最后,我进行了总结:“凸透镜成像与凸透镜的放大倍数、角度,和凸透镜与蜡烛、纸屏的距离都有关系。”“那为什么有的像是放大的,有的像是缩小的呢?”绕了一个大圈,问题又回到了起点。大家回顾了自己的实验过程,很快统一了观点。将假设修改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的像可能与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距离有关系。”在我的引导下,大家又将“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与蜡烛、凸透镜、纸屏之间的距离有没有关系?”整理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这样,就由一个是非性的问题转变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最后得出: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就成放大的倒立的像;距蜡烛远距纸屏近,则成缩小的倒立的像。
学生的成功体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还拉近了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大家对科学课越来越感兴趣,据调查,不喜欢科学课的学生也有了明显转变。可见,只要教师能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孩子走进我们的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朱志平.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教学的基本问题[J].当代教究,2007,(3).
[2]陆麒娟.探寻课堂“有效生成”的规律[J].中小学教育,2006,(4).
[3]李祎.从“预成论”到“生成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6,(5).
[4]方健华,李建军.教师怎样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J].中小学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