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从《玛牧特依》看凉山彝族民族教育的文化中断
作者:于 蕾
[关键词]《玛牧特依》民族教育 文化中断
彝族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也随之发展。据彝族文献《勒俄特依》看来,彝族早在母系氏族就有较完备的生产生活知识的教育。直到明末清初,彝族社会才有了汉文化的渗透。因此,彝族经长久濡化而形成的价值观与后来进入彝族社会的汉文化就发生了强烈的冲击,这种文化冲击给彝族人民带来了一系列的文化中断与不适应现象。随之,彝族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一)传统文化的凋零——彝族社会传统文化充斥着现代化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公元1~3世纪,大部分彝族先民都进入了奴隶制阶段。此时,彝族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相当丰富与完备的。如教育经典《玛牧特依》的教育、毕摩的教育。这些教育承载着彝族社会的历史文化,并按彝族人自己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外来文化通过不同形式进入到彝族社会,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一定地位。给彝族社会带来影响最大的便是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高中乃至大学,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正逐步渗入到彝族社会,在给彝族人民带来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更冲击着彝族社会的民族教育。无论是教育形式还是教育内容,都在现代化教育的冲击下发生了改变。如同课本,在现代化学校教育未进入彝族社会之前,彝族学生主要以民间广泛流传的教育经典《玛牧特依》等为主要学习内容。而当带有一种“强制性”的现代化学校教育进入到彝族社会,国家要求统一课本,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大纲时,这一系列的“统一”便代替了流传已久的《玛牧特依》。从此,彝族学生便进入到一种新的“教学环境”,而《玛牧特依》也逐渐被新课本所取代。
(二)从兴盛到衰落——《玛牧特依》深入地影响着彝族人民
《玛木特依》彝语写做《 》,又译《教育经典》。彝语里“玛牧特依”就是“教育人们做事做人的经书”。也有人译为《教育经》、《训世经》、《训世诗》等。《玛牧特依》全书内容广泛,涉及历史、地理、天文、历法、典章制度等各方面,但它的核心是道德教育,主要针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以及不同性别进行阐述。如“生后一二岁,喃喃学语言,抱到母面前,母也笑盈盈。长到六七岁,不逐村内鸡,不做丑恶事,不打邻居狗”等。
《玛牧特依》作为彝族社会家庭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是衡量彝族社会内部人与自然、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据考查,其成书年代应该在明清之际。明清时期,由于受残酷的奴隶制压迫,很多群众尤其是底层群众都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只有土司头人的子弟才能进入学堂,学习《三字经》、《大学》、《中庸》等汉文课程,在家则接受《玛牧特依》的教育。而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学堂的众多彝族人,主要接受家庭教育也就是《玛牧特依》的教育。从此,《玛牧特依》就成为了一本各阶层人士都要了解和学习的书。可以说《玛牧特依》作为一本类似于“百科全书”的典籍承载并传递着彝族社会的历史,深深地影响着彝族社会,彝族人民。
(三)脆弱的瓶颈——彝族社会民族教育的文化中断
“文化中断”(discontinuities)理论是西方教育人类学者于20世纪后半叶提出的一种分析、解释民族教育和文化传播的理论。主要论述美国的移民者或少数民族等这些非白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
文化中断理论可引伸出以不同形式并存着的三类模式:第一,一个族群的哲学与价值观是有条理的。一旦发生社会急剧变迁,新的价值观纳入,便会发生一个文化古今以来某些价值观之间的对比,形成文化的中断;第二,在多元文化族群的环境下,因不同族群长久濡化的各自文化价值观相遇,便很容易发生相互不协调或冲突,而这种现象不同于单一民族国家;第三,在不断扩大的全球化过程中,不同国际、族际和人际交流十分频繁,无论是短期旅游、留学,还是长期跨国、跨文化工作和生活,都会发生因不同习俗、观点和价值观的差异而引起文化的不适应——文化中断。
从这方面看来,随着我国民族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的进一步扩大和彝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教育客观上已经出现了“文化中断”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给彝族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自从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形式进入到彝族地区后,彝族社会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可以说,学校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彝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彝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但是彝族的传统教育逐渐遭到了忽视,甚至被替代。这种教学模式造成的民族“文化中断”的后果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彝族的现代学校教育很少。《玛牧特依》一直被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安宁场土司岭镇荣(彝)曾在小相营办学堂。这时,《玛牧特依》才真正地从家庭教育进入彝族课堂。此后汉文化的介入比例逐增,直至现代。随着现代化学校教育的介入,彝族各地区纷纷建起了不同形式的学校,包括职业高中、大学等,以争取与其它地区的教育保持一致。从而,《玛牧特依》的使用率便越来越低,甚至很多地区早已不使用《玛牧特依》。调查中发现,彝族本土人知道《玛牧特依》内容的并不多,只限于家中的长者。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也只知道《玛牧特依》的名字与其社会地位,但对其内容却全然不知,甚至有少数学生不曾听说《玛牧特依》。
由此可见,这种“一元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促进了彝族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彝族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恰恰又是彝族社会的灵魂。
思想价值观念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取向,它不仅从根本上规定了一个民族的基本文化行为,还在许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随着彝族地区现代民族教育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进入,各种价值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并产生种种冲突。例如,部分在外求学或海外留学的学生,往往脱离原有的民族生活环境和传统的文化背景,其价值观念相比于彝族本土学生就有所改变。相反,外来学生同时也会带来新的文化,且由于文化的不连续性,这些新文化必将与彝族本土文化产生冲突。这两种冲突都会产生“文化中断”。此类文化中断是由文化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它使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在多种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构建起新的价值观体系,从而在现实认同与理想目标之间找到适于本族群体与个体的生活态度。
人类的每一代都会面对而且也要“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无论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利用,一方面是继续发扬先辈传统,另一方面,这种继承与发扬又是在条件完全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的。那么,继承与发扬也不会完全照旧。同时,在变化过程中,旧的条件发生了改变,因此也就促成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这种进步与发展绝不能以“文化中断”为代价。
参考文献:
[1]冯元蔚.勒俄特依[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998.
[2]黄建明.彝族(教育经典)浅论[J].民族教育研究,2001,(2).
[3]吉格阿加,且萨乌牛.玛穆特依[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